可能命运在捉弄着他——年逾半百的马宗周在扶风县农机公司任过专职统计员,在县统计局搞过专职商业统计,在县农调队搞过农村调查,在县油脂厂和法门粮站干过文秘和宣传教育工作;在行业工作评比中,曾6次被评为市先进工作者,2次被评为省先进工作者;在省以上行业刊物上发表专业调查报告、论文36篇,其中3篇获省优秀论文二、三等奖。可就是这么一个马宗周,1998年5月,他随粮食系统人员分流,下岗了。
回到家里,他心里像灌进8桶陈醋,流连与惆怅,彷徨与悲切填充了喉咙眼。一连几十天少言寡语。又是沉默与思索,使他明白了挑战与机遇的关系。他决心走一条与黄土地结缘的路子,便一口敲定:承包80亩土地,搞良种繁育,在田野里走一条再就业的新路。
1998年秋播期间,他多次积极与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中心联系,得到农科专家的大力支持和热情关照,建立起“小麦新品种示范繁育基地”;交土地承包费、买良种、购化肥、机耕机播、建工房、劳工费、修渠打井、栽杆拉线等等,这钱那钱,需4万余元。手无抵押,去银行几次,贷款碰壁,便又四处奔波,求亲告友,总算如愿以偿解决了。
种麦的日子里,样样活路都必须讲科学,件件事都得从自己手中经过,个个帮工天天都得一一安排,从早到晚奔忙不停。麦苗出土,生机勃勃,而马宗周终于病倒了,住进医院。
今年开春后,马宗周又筹划着在20亩麦田里套种上西瓜,科学育苗,精心管务,获得丰收,收入2万元;向省农科院提供小麦良种收入2万余元;秋收60亩玉米向国家交售收入2万余元。
_马宗周趟出坎坷,走上坦途,不忘帮贫扶困,他又义务为困难户指导、喷撒玉米除草剂120多亩,推广良种繁育种植500多亩,解决剩余劳动力200多人次。最近,马宗周又多方联系,为营造立体繁育和经营项目而奔波,筹建10亩果树定向育苗、20亩用材林苗木繁育和万只肉兔场,他立志在希望的田野上奏响再就业畅想曲,再创业两年,年产值突破10万元。
(向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