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公”者,包玉堂也,系铁一局一处副处长兼乌(鲁木齐)奎(屯)高速公路项目经理。包玉堂其人是否包青天后裔无从考证,但他确实具有包青天铁面无私、刚正不阿的性格。
有一次,“包公”在检查第四合同段28.4公里施工质量时发现两个涵洞的四条沉降位置出现了偏差,混凝土表面也不光滑,虽然监理也已认可,但是,“包公”认为要创精品工程,必须从一开工就得从严要求。因此,“包公”下令拆除,并按制度自罚200元。这一举措在刚开工不久的干部工人思想上震动很大,许多工人对“包公”带头自罚不理解。“包公”语重心长的对大伙儿说:“我们干的工程要经得起时间的检验,就要树立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思想,不这样严格要求,怎么能创出精品工程,又怎么能赢得新疆建筑市场的‘青睐’。因此,必须从我自身做起。”一席话,说得大伙儿心服口服。
还有一次,机二队在K57公里处铺垫土方,按规范要求虚土每铺设30公分碾压一次,由于技术人员粗心,出现了上报填土层数与实际垫土层数不符,垫土层超出标高两层,约五千立方米。“包公”发现后立即要求推倒重来,并严肃批评处罚了责任者。
在全长305.96米的三屯河大桥施工中,因施工需要购置模型,模型购回后发现尺寸不对,“包公”当即扣了供货厂家一万元料款,确保了大桥施工要求。如今在6个月内如期完成的主体工程中,66根银白色的圆柱体拔地而起,蔚为壮观,成为当地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被许多慕名参观者誉为“现代石林”。工程质量在乌鲁木齐全线巡检中3次名列前茅。(孙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