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退休老教师薛毅,看到西安金秋爱心乐园的征集园歌启事欣然为其创作了园歌。然而歌曲被采纳后,却遭遇到了歌词擅自被改,奖金迟迟不见踪影等一连串恼人事。无奈中,他投书本报维权部——

金秋乐园:你是否拿我开涮?

2023年10月26日

近日,从西安市黄河棉织厂子校退休的一级教师薛毅投书本报维权部,诉称:他从学校退休后,一直业余从事歌曲创作,先后有上百首作品面世。1999年6月初,他从省内某报上看到西安金秋爱心乐园刊登的征集园歌启事后,便欣然挥笔赶写出“爱心乐园之歌”词曲,寄给了应征单位。

7月初,薛老师两次打电话询问应征结果,该园策划部王经理答称“大家试唱了《爱心乐园之歌》,很好!”并再三表示感谢,说评比以后一定给回信。此后等了将近一个多月,9月上、中旬,薛老师本人曾两次到临潼该园去询问此事,该园领导接待了他,并让其当众试唱了他作的这首歌,向大伙介绍他是园歌的作者。但他发现住园人员所拿歌词作了更改改变,署名也成了“薛毅曲,姚XX词”。从该园一位负责人口中得知,此次评奖已有结果,悬赏一万元的一等奖空缺,薛的歌被评为二等奖(奖金300元),其他人的作品为三等奖(奖金150元)

薛老师认为,该园征歌者有先天欺诈性。我的歌词也并非不可一字不易,但按著作权法规定应征求原作者的同意。这次征文一等奖搞了个空缺,我虽被评为二等奖,直至如今离其征文启事刊出已有半年有余,但其奖金分文未给兑现。我两次投书打电话,均不见对方回音,难道这回被人涮了一道。他表示如果对方再不予理睬,将不惜诉诸法律讨个公道。

接到投诉后,记者赶赴临潼,获知位于秦陵旁的西安金秋爱心乐园是由省内知名的女企业家姚丽华创办,并自任园长,主要接纳退休人员人住。去年被西安市政府列为十件好事之一,全园规划规模颇大,现工程完成者仅为其中一部分。

记者在该园见到了刊发的那则征歌启事,发现其确有不少蹊跷处,正如薛老师所言,启事歌词内容要求很明确,称“由专家组成评审组”,有“7月15日前,以当地邮戳为准”的截稿期,独在奖励项中,除言明设一等奖一名,奖给1万元外,其余设立的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乃至纪念奖20名,只言“给予奖励”,具体奖额则语焉不详了,也无常见的聘请公证机关出面,以保证操作的公证性。

姚园长因去西安开会,在家的王副经理接受了记者采访。他承认采用了薛毅的作品,但只是曲子。记者索要定稿的《爱心乐园之歌》,他说一时找不到;整个征歌活动共收到作品500多首,评选则委托县上一位宣传干部去作了,如何评选,请了那些专家参评,他也不知道。

至于稿酬迟迟未能兑现问题,这位负责人解释为由于资金紧张加之工作繁忙,所以一拖至此。征歌结果确已揭晓,已在10月29日陕农报上刊出(记者见到这一名单,见一等奖空缺,二等奖有两人,薛毅的《爱心乐园之歌》,名列第一,另外一首为安徽某农村作者的《爱的阳光》),他们已着手准备在元旦时节将奖金与贺卡一同寄出。他也承认由于经验不足,此次征歌确有不足之处,但不是有意为之。

采访归来,记者多次拨打姚丽华园长的手机,想听听她的说法,但总是由于“电源未开”未能如愿。

记者觉得爱心乐园是为老年人服务的福利性事业,征歌也是扩大社会影响之举,理应将好事好好办,将好事办好;年逾花甲的薛毅老师因劳动成果不受尊重产生怨气也在情理之中。我们期望爱心乐园能主动作工作,化解老人怨气,能使此事平和圆满地获得解决。

本报记者郝振宇

上篇:没有了
下篇:劳模称号不容玷污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Content/weixinlogo.pn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00-01/06/328987.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