厂务公开工作在各地推行以来,既取得了可喜成绩,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笔者认为,要进一步深化厂务公开工作必须把握好三个环节。
第一,规范程序,完善机制,厂务公开必须形成格局。首先要解决好思想认识不到位、内容明确不到位、运作程序规范不到位的问题。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对深化厂务公开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进一步明确、细化公开的内容,规范“提出、审查、公开、议政、整改”的程序,健全有效的制度,夯实公开的基础;其次要健全和完善“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共同负责,各方齐抓共干,职工积极参与”的格局,进一步明确党委、行政、纪委、工会的工作职责,形成“协调统一、规范有序、各司其职、各负其责、配合运作”的工作局面;还要围绕企业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把着眼点放在调动和保护职工群众当家作主的积极性上,使其真正成为密切党群、干群关系,调动干部和职工两个积极性,依靠职工办好企业。
第二,突出重点,抓住本质,厂务公开必须关注问题。推进厂务公开,要从身边的事情做起,从职工最关心的住房、医疗、入学、提干、下岗再就业、工资奖金分配的热点和敏感点人手,从那些最制约企业的改革、发展、稳定,最影响职工群众的积极性,最关联企业的廉政建设,最为单位上下所关注的问题切入。通过实行公开,让职工参与管理,参与监督,进一步落实职工的主人翁地位。紧紧抓住公开的针对性、真实度、质量关,使厂务公开制度形成良形循环。
第三,明确标准,加强监督,厂务公开必须注重实效。要保证厂务公开工作收到实效,必须加强监督检查。监督检查要注意把握三条原则:一是合法性,即公开的内容是否体现中央对这项工作的要求,是否符合职工民主管理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二是真实性,即要公开有关政策依据和厂务公开制度本身的制度规定,又要公开具体标准、承办部门;既要公开办事结果,又要公开办事程序;既要公开群众意见和建议,又要公开对意见、建议的处理情况;三是严肃性,对在推行厂务公开过程中弄虚作假、欺上瞒下,必须认真予以纠正,情节严重的要予以处理。建立激励制约措施,就是要把厂务公开的实施情况作为领导班子任期目标考核、单位的党建目标责任、领导干部提职晋升、单位评先选模的重要内容和条件,促进单位领导班子和领导个人自觉、主动、真心实意地推行厂务公开制度。 (郑予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