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一诺千金”当为经营者的最高准则,可今天有些人却把诺言当成了肥皂泡,请看记者铜川之行——

●q陕B06349

2023年10月26日

1月8日,西伯利亚寒流袭来,天气格外的冷。

中午1时20分,记者赶到铜川市川口汽车站,站门口停了辆车号为陕B06349的“华丰”,售票员在车下朝我喊:“车上暖气、录相开放,马上就发车。”我上车后,感觉不太暖和,准备下去乘后面的依维柯。售票员说:“车一开就放暖气。你去坐依维柯,它走还早着呢。”

“华丰”1时半准时离开了车站,可一上到高速公路口就停了下来,在此再等乘客。一直等到2时整,车还没有走的意思,车里也不放暖气。我提醒司机:“都两点了,赶快走吧。”司机不理。这时,记者旁边一位老太太也开始嘟囔:“我是12点多上的车,一直等到现在!”

终于又来了几个乘客,车子才驶入高速公路。此时已2时10分。上路后车越开越快,车内也越来越冷。2时35分,记者拍拍售票员,提出放暖气。售票员没吭声,停了两分钟,回过头来说:“不冷嘛。”“你不冷不能说大家都不冷。”我答道。

暖气依然没放。又过了十多分钟,记者再次向司机提出:“请放暖气吧!”售票员回过头来说:“你冷得很?”我说:“票价15元,就包含要提供好的服务。你们拉乘客上车时说好的放暖气,为什么不放?”

难道一车人都不冷吗?我回头一看,很多乘客已被冻得将头缩进了衣领里,旁边的老太太双手插在袖筒,身体缩成了一团。

记者的提议遭到司机和售票员的不满,他们回头把记者白了一眼,总算打开了暖气。

车到张家堡后,暖气又被关了。

本报记者杨子

上篇:区委书记和一位老党员的故事
下篇:没有了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2000/1/2000011301-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00-01/13/329248.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