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称为“国企改革最大动作”的“债权转股权”目前已正式启动实施,这对于解开银行、企业不良债权债务的死结,减轻国有企业债务负担,推进国企扭亏解困具有一定的作用。但是一些企业领导认识片面,把债转股当成是“救命稻草”、“最后的晚餐”,拼命设法挤上这座“独木桥”,认为只要搭上债转股这趟“早班车”,企业就会摆脱困境。
笔者以为,就像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不会一“股”就灵一样,“债转股”也不会一“转”就灵。
表面看来,实施债转股目的是减轻企业债务负担,解决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过多问题,但其内在含义实际上与党的十五大所规定的推进现代企业制度、发展多元化产权和国有资本实施战略重组密切联系在一起,不意味着国家或有国家背景的金融机构把企业的烂帐认下来,而是淘汰旧的生产能力,调整产权结构,促进技术设备更新,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众所周知,目前国有企业存在的问题决不仅仅是债务问题,市场变化、内在机制、设备老化、管理落后、人员负担、产权结构不合理等问题纷繁复杂,债转股充其量只能在减轻债务负担片面发挥一定作用。因此,我们必须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即使是实施债转股的企业,也必须深化改革,开拓市场,转换机制,强化管理。否则的话,那只是披了一层扭亏的“外衣”。 李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