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说起来令人难以置信,已濒临停业关门境地的华阴市长鑫矿山配件厂自1998年3月实施改制后,不仅冲出困境,焕发了生机,而且仅去年前9个月完成的销售额就是改制前的1997年全年销售额的2.3倍。
华阴市长鑫矿山配件厂有过一段光荣的历史,但在1995年以后却开始负债经营,使这个曾是第十冶金建设公司多种经营实体的明星企业濒临落马境地。面对现状,十冶建设公司将矿山配件厂作为“抓大放小”的一环,于1998年3月大胆实施了改制。改制后的企业拥有了用人权、安排计划权和开拓市场权,组建起了精干高效的管理层。为使处于低迷状态中的企业复苏,该厂走出了一条“吸引人才,靠改造设备,大力降低生产成本;靠改进生产工艺,增加产品科技含量,创用户满意的名牌产品”的成功之路。
为降低生产成本,厂里分别从西安交大和洛阳拖拉机厂请来专家,对整个生产线进行改造。炼钢用的中频炉经改造后,每炉1小时可少用50多度电,仅此一项就降低成本2.5万元。在改进产品质最方面,该厂从产品造型到冶炼,都严格控制工艺流程,使产品质量在不增加成本的情况下,提高了抗磨强度,延长了使用寿命。目前,该厂的产品已畅销河南、四川、山西等省的30多个矿山企业,赢得了广大用户的青睐。
本报记者辛国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