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大漠深处的天然气情怀

2023年10月26日

对于每一个年轻人来说,如何找准自己的人生坐标,是他们所面临的一个重大的课题。长庆油田公司采气厂油藏工程师洪鸿以他孜孜不倦的追求和对天然气事业的执著,使青春在大气田闪现出耀眼的光芒。

1992年7月,21岁的洪鸿从西南石油学院毕业,分配到位于大漠穷荒的采气厂工作。当时,长庆气田正处于开发前期准备阶段,热气腾腾的会战气氛强烈地激发着洪鸿的心。在6年的试采工作中,他经过艰辛努力,获取了气田开发的重要气藏工程参数,为数值模拟和气田开发方案的编制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在对林5、陕参1、林1井组进行干扰测试中,他作为主要参加者,开创了国内外低渗透气田干扰试验的先例,取得了井间连通性参数。1996年,全国陆上天然气工作会议上,他研究的陕甘宁盆地中部气田榆林供气井组先导性开发试验项目,获优秀项目奖。

1997年,为了保证按时向北京和西安供气,洪鸿每天要工作13个小时以上,晚上常常加班到十二点多,这样一干就是7个月。母亲思儿心切,忍不住从家乡赶到靖边,当见到消瘦的洪鸿时,泪水夺眶而出,哽咽着说:“你怎么累成这样啦?”

随着长庆气田开发规模的不断扩大和下游用气量的快速增长,给北京、西安、天津、银川等城市供气带来了困难。为保证高峰供气工作顺利进行,洪鸿毅然挑起了运用单井放大压差的生产技术,来保证高峰供气的这副重担。他带领技术干部,分期分批逐井摸底,在对储层不造成伤害和不影响气田最终采收率的情况下,确定了每口井的最大产气能力,并结合新钻开发井的现场录井、取芯、电测、试气资料,制定了四套冬季高峰期配产方案,经过1999年第四季度和今年1月份的供气高峰实施,证实该方案是可行的。放大压差的生产技术为气田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同时也得到了油田公司领导的好评。

榆工

上篇:请设“信访答复日”
下篇:划出硬杠杠亮起警示灯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2000/3/2000033103-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00-03/31/332017.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