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自1983年开考以来,我省自学考试始终坚持为经济建设服务的指导思想,主动把开考专业与各业务主管部门的人才培训计划结合起来,既盘活了高校的人才资源,也盘活了国有企业的资产资源.在智力扶贫、区域经济发展、职业教育、素质教育、保持社会安定等方面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据统计,我省先后有300多万人参加了报考,其中99037人通过考试拿到了大、中专毕业证书。
被人们称为“没有围墙的大学”的自学考试具有开放性、灵活性、投资少、效益高的特点,是目前我省规模最大、形式最活的一种教育形式。17年来,我省已开考了120多个高教和中专专业,涵盖了文、理、农、林、工、医、财经、政法、教育、外语和管理等学科门类,近几年考试人数迅猛上升,每年有40余万人报考。省自考委还为工业、农业、政法、文教、卫生、财税、人事、工商、党政等系统开考了40多个专业,先后培养本、专科毕业生8000多人。此外,自学考试对偏远山区及贫困地区干部素质提高的作用尤为突出。过去分配到这些地区的大中专学生很少,也很难留住。现在通过自学考试,“土生土长”了一批“永久牌”的专业人才。17年来,我省自学考试共为陕南、陕北培养了“留得住、用得上”的人才2万余名。 本报记者田勇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