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杨忠余
某村,发生过这样一件骇人听闻的惨案:一天深夜,一户靠自己勤劳致富的农家,突被从窗外掷进的一个炸药包炸得墙倒屋塌,血肉横飞。好在凶犯很快被抓捕归案,当法官问他为什么要这么干时,这个愚昧透顶的法盲竟直言不讳地说:“过去他家和我家一样穷,而今他家变富了,我心里一直不舒服。”
好一个“心里不舒服”,其实说穿了,正是难以遏止的嫉妒心促使他铤而走险。
毋须讳言:作为万物之灵的人,一般都程度不同地存在嫉妒心,尤其是心胸狭窄的人表现得更为突出。但大多有这种心理障碍的人,都能用理智抑制住自己的嫉妒,甚者也只不过把对方冷嘲热讽一番罢了。而象上例那种毫无顾忌地把“嫉妒”化作赤裸裸的行凶,尚属罕见。
一位心理学家对嫉妒现象作了分析。并得出结论——嫉妒永远来自比较,即当他人比自己好的时候。这位心理学家还把嫉妒分为积极和消极两种,积极者可竭尽全力地去仿效成功者,使自己也能走向成功的彼岸;而消极者则希望有一条绳索套在对方的脖子上。上例那个罪犯当属后者。
嫉妒往往发生在同一个阶层的人之间,比如自己的同学、朋友、同行、同事、邻居等,本来本事、条件都差不多,怎么他一下就发迹了?为什么他工资比我高?为什么他老当先进?有些小肚鸡肠的男人,看到自己的妻子或女友与别的男人打交道,于是就妒火中烧,无端猜疑,结果往往导致婚姻的破裂;官场上的争权夺利,尔虞我诈,其实也是嫉妒在作祟。对于与自己不相干的人和事,如哪个拳王得了几百万美金的出场费,哪个国家的某个人当了大总统。因他犯不上去比,当然也就没有理由嫉妒。
一位心理医生指出:嫉妒,是一个人心理不健康的表现。所谓心理不健康——是指一个人的心理活动不能经常保持奋发向上的状态,对外界各种环境的变化和突发的不利因素难以适应和承受,结果出现情绪不愉快。不愉快的情绪如愤怒、忧愁、悲伤、痛苦等可促使人的心理活动失去平衡,使人的神经活动机能失调。久而久之,就会导致机体的病变。如神经功能紊乱、内分泌功能失调,血持续升高等。由此看来,人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应经常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不失时机自我调解心理压力;想方设法找一些理由来缓解内心的不健康情绪;不为逆境所左右,善于变不利为有利。尤其是在看到别人成功而自己受挫时,若是让嫉妒主宰感情,那自己将永远一事无成。只有象鲁迅先生所说的那样“用笑脸来迎接悲惨的厄运,用百倍的勇气来应付一切的不幸”。从挫折中吸取教训,总结经验,把挫折当作自己开拓前进的垫脚石,你才会走向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