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致富奔小康的好带头人

——记省人大代表韩城市下峪口村党总支书记村主任梁宗华

2023年10月26日

改革开放以后,在党的富民政策指引下,在农村经济发展奔小康的道路上,出现了许许多多的首富村,亿元村,纵观它们的发展变化,都是因为有一个好的带头人。这里的梁宗华正是这样一个好的带头人。

梁宗华,1976年入党,85年担任韩城市龙门镇下峪口村村委会主任,92年任村支部书记。多年来,他把团结带领村民甩掉穷帽子,过上富日子作为自己神圣的职责和义不容辞的使命,开拓创新,艰苦拼搏,迎难而上,如老黄牛般吃苦,耕耘、创业、实干,使这个昔日的贫穷、落后的烂村庄,逐步发展成为韩城的首富村。到99年全村社会总产值超过1.6亿元,人均纯收入达6000元,人均集体积累8000元。村上先后被命名为省级文明村、省级小康示范村,村党支部被评为省级奔小康功勋党支部。梁宗华个人也因此被选为省人大代表,并先后获得省级优秀党员、乡镇企业家、韩城市经济功臣等许多殊荣。

那还是在改革开放初期,思想禁锢多年的下峪口村民,抱着观望等待的态度,仍在这贫穷中徘徊,饥饿中挣扎。然而,就在他们的对面,一河之隔的河东人的煤车却一辆接一辆地来回奔跑,从他们村前经过,然后到下峪口站台装运。看在眼里,热在心上,当时梁宗华想,别人能干的事我们为什么不能干?于是,梁宗华便带了几名村干部来到山西要看究竟。他们先后考察了河津、洪桐、介休,一路上的所见所闻对梁宗华震动很大启迪也很大,随即:生产煤焦,这个崭新的念头在本份善良、朴实但却一心想带领村民致富的梁宗华脑际中形成了。然而,谁能想到,上煤焦生产的决定做出后,村上的家底总共加起来不过两万元,这连一期工程的零头也不够,怎么办?贷款。把村上的骡马押上去,还是不够。这时,梁宗华想到了自家的房屋,他说服了老人和妻子,把全部21间房都押了上去,49万元款总算贷来了,掐指头一算,全村每人要背400多块钱的债,这在当时可不是一个小数目,于是,有的群众担心,说这太冒险,万一失塌了,村里的人就栽进了冰窟窿,想爬也爬不起来。更有一些人,甚至在梁宗华的家门上贴满了大小字报。面对这异常艰难的创业境况,梁宗华办厂的决心依然没变,为了村民过上富光景,这险他冒定了。

1987年6月建厂,88年6月出焦,年底获利103万元,不仅还清了全部贷款,村上每人还分红100元,这可是下峪村祖祖辈辈破天荒的头一回。村民们笑了、乐了。然而梁宗华并没笑、没乐,他心中有些欣慰但很快就消失了,此时此刻,他正在谋划着新的发展。他审时度势,大胆提出“上技改、上规模、上效益、大发展、大提高”的新构想。随即先后投资7000万元连续两次对焦化厂进行了技改和扩建,从而使其成为村上的龙头企业。95年,由村民集资控股投资260万元建成下峪口铁焦总厂,97年又投资700万元,建成由村民控股与社会资金合资的鹏飞焦化厂,从而形成了下峪口煤焦企业集团。同年,他带领大家以开拓创新的观念和思维,投资400万元,又建起了下峪口黄滨乐园,开发了旅游业。在其经济成份向其它产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村里收、种、浇、管一条龙的机械化耕作体系全部形成。99年,面对剩余劳动力问题,梁宗华又提出了“双万双百”富民工程计划、走“企业十农户”的路子,建成万吨饲料加工厂和万头猪场,及黄滨乐园百亩水面养殖场、百亩苗木种植基地。目前,村各类企业已发展到150多个,平均两户多村民拥有一个,全村形成了“多轮齐轮,多轨运行,重工、强农、活商、开游”的经济发展新格局。致使下峪口村由韩城最穷村变为最富村。

如今村上建有投资80万元的标准化小学和标准幼儿园,村上实行“双学金”,对考入高中、中专、大学的孩子全部都发奖学金和助学金。村上为每户订有报纸、安装了闭路电视,投资200多万元硬化了环村道路和17条巷道,实现了“雨天不积水、晴天不沾尘”使农村向城市化发展道路迈了一大步。现村上私人有小轿车16辆,摩托车400多辆,从95年以来,每年为每个村民分配1000元,村上的股份制企业中每年每人得配股资金3000元,年年分红利。

“昔日瘠沙薄地寒窑陋室多愁郁,今朝沃土良田暖寓华屋尽欢欣”,这是写在下峪口村东牌楼上的一幅对联,这也是其村史的真实写照。

“要彻底甩掉穷帽子,过上富日子,必须走条切合实际的好路子,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扑下身子。”梁宗华曾经一直这样说并这样要求自己,如今,下峪口村翻天覆地的变化让这个优秀共产党员实践了自己的诺言。

然而,面对成绩,面对种种殊荣,梁宗华却表现得很平静,他说个人的力量微不足道,关键要带出一个敢打硬仗的干部党员队伍,构筑起坚强的战斗堡垒。

话虽是这么说的,但他实际也正是这样做的。身为党支部书记,他始终按照“以人为本,思想领先,从严要求,巩固核心”的思路抓突出工作:强化学习,提高素质,他自己不但由小学文化达到了中专,而且要求党员干部文化思想学习时间必须保证雷打不动。建章立制,规范行为,他对班子成员约法“四章”自己亲身力行,率先垂范。建好队伍,增强凝聚力,他坚持不懈,努力抓好思想政治工作致使村里先进模范,文明标兵层出不穷。同时也出现了在黄河汛情时千名群众和几百名职工9个昼夜死保堤坝的感人事迹。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2000年下峪口村要实现产值超两亿、人均收入超8000元,这是个新目标,下峪口村有梁宗华这样一个好榜样、好带头人,我们相信他们的目标一定会实现,他们的未来发展一定会更加美好!

上篇:党旗似火红边塞
下篇:没有了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2000/7/2000071002-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00-07/10/332296.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