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我是记者

2023年10月26日

□文/孙传泽

我是记者,这是一年前的事了。当时踌躇满志地认为环境对自己的才华和意志消磨是一种悲哀,就把梦幻塞进背包,潇洒南下羊城。

经历了一番颠沛流离的辛苦,终就职于一家国家级大报当上了记者。就在部主任把“记者证”递给我的那一瞬间,颇有走失的孩子归家之感,激动得欲哭无泪。

上班时,享受着无尽的舒适,高达四十七层的十四楼一点没有高空的感觉,乘着电梯上下,日夜空调侍候,很空虚却极自由。部里从未安排过什么业务,只有同室的七部电话有六部时常忙个不停,我的那部却独守清静,受尽委曲。同事们忙不迭地同大公司、小企业联系什么采访,出口就自报家门,我是中国某某报的,但从他们低三下四地答问中我体会出了种种无奈。

时间一长,同事问我最近联系了什么业务。我答没有。她神秘地递给我一个本子,笑而讨好地说,看你是初出道的,我给你提供资料,咱俩业务提成。我边道谢边展开本子,只见许多集团、公司、企业和某某部负责人的电话号码。冒昧地问了一句,敢情是做广告的。对方嫣然笑答,别砸了饭碗。

这也叫饭碗么?我急去找部主任说,我是你们招聘的记者呀,怎么能做广告呢。部主任不紧不慢应答,你先熟悉一下的啦。于是,熟悉了一个月,只帮部里写了两篇稿子,月底发薪,我却没份,因为没有拉到赞助。看来只好放下斯文,讲点实际了!第一次拿起属于我的那部电话,拨通了一家企业的电话号码,刚说出我是中国某某报的,“记者”二字尚未出口,啪!对方就把电话挂了。我内心深处蒙受了一次莫大的侮辱,才知道,自己压根不是记者。于是也就结束了我的“记者”生涯。

现在,回到陕南边城的我,偶有“豆腐块”见诸报端,却被朋友戏谑地冠上一顶“记者”帽子,享受着一些鲁迅先生留学东京时“物以稀为贵”之类的特殊优待。至此,我终于明白生活的充实原本就是要脚踏实地,找到属于你自己的位置。

上篇:秘事
下篇:图片新闻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Content/weixinlogo.pn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00-07/19/332660.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