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情系水利 志在兴农

——记陕西省扶风县水利局

2023年10月26日

文/成培德 翩翩

关中平原,沃野千里,这里曾是中华民族农耕文明的发祥之地。相传天地初开,秦川平原常聚五彩祥云,集天地之灵气,适万物之生长,帝喾之姜女原经陵偶踏巨人脚印,诞后稷,教民嫁嫱,后人尊称“农耕始祖”。这段典故指得便是西府这块风水宝地的来龙去脉。扶风,便是镶嵌在这块具有几千年农业文明锦缎上的一颗明珠。

扶风,境内土地平坦,土壤肥沃,气候温和,雨量适中,是一个极适应农业文明发展的胞胎之地。扶风全县辖10镇5乡,总人口45万,耕地面积69万亩,有渭河、七星河、美水河、太川河、野河、清水河等7条过境河流,可谓是水肥土美,丰饶宜人,历来被人们看成是一个物产丰富,年丰人足的风水宝地。

但由于历史上战乱和自然灾害等多种不利因素的影响,多少年来,人们靠天吃饭的陈规陋习始终没有使这颗明珠散发出它应有的光彩。新中国成立以来,广大人民群众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战天斗地,兴修水利,修建了一大批蓄、引、堤、补的水利设施,使这里的水利事业得到了长足发展。过去那种“看老天爷脸,吃老天爷饭”的被动局面得以改观,纵横纤陌,良田如锦,渠系成网,灌排自如的美梦变成了现实。到目前为止,全县共修建各类水利工程1万多处,其中渭河堤防26.98公里,水库11座,陂塘72座,抽水站422座,机井3152眼,各类引水渠道3600多处,长3800公里,建成城乡供水设施116处,治理水土流失面积600多平方公里,全县水利设施面积已发展到64.7万亩,有效灌溉面积62.4万亩,其中旱涝保收面积41.7万亩,分别占耕地面积的94.7%,90.4%,60.4%。全县已形成了以横贯东西的宝鸡峡、冯家山二条主干渠和星罗棋布的库、塘、井、站纵横交错的干支斗渠构成的网络体系。农业灌溉基本上实现了水利化,农村人口平均水浇地达到1.53亩,比解放初增长了15.3倍。

还有一组数字可以证明兴水治旱的成果;1973年粮食单产为52公斤,现在300公斤,增长了4.6倍;1973年人均粮食是225公斤,现在是594公斤,也增长了近2.5倍。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水利给扶风农业注入了新的生命和活力,水利为扶风农业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而担负着扶风水利事业兴旺发达重任的正是活跃在这块热土上的600名水利人,他们的旗号就是——扶风县水利局。今天,当扶风大地到处都麦浪飘香,丰收在望的时候,我们走进了这个在扶风水利发展乃至农业发展过程中立下汗马功劳的英雄群体当中,去领略一下扶风水利人在地域经济的发展中是如何情系水利,志在兴农的宽阔胸怀和迷人风采的吧!

骄人的业绩

采访中,扶风县水利局局长兼党委书记张建兴告诉我们:“近年来,我县水利局在省、市水利厅、局的重视支持和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全县经济建设中心,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和省、市水利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针,解放思想为先导,以深化改革为动力,以兴水治旱为中心,以六大工程建设、防汛抗旱、农田基建、冬季水利建设为重点,各项工作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为扶风县的农业振兴做出了我们应有的贡献。”

囿于篇幅关系,过去几十年中扶风水利人所做的种种努力和突出贡献我们不去一一提及了,仅以刚刚过去的1999年为例,简介一下他们所取得的成绩就足以映证和折射在过去岁月中的骄人业绩了。

这一年,扶风县水利局紧紧抓住兴旱治水治旱这个中心,积极动员和组织全县各方面的力量大兴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在宝鸡市人民政府组织的“水利振兴杯”竞赛中加强领导,强化措施,扎实工作,全面超额完成了全年的各项目标任务,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据统计,这一年全县新增有效灌溉面积0.89万亩,占任务0.65万亩的137%;水保治理23平方公里,占任务16平方公里的144%;新修“四田”0.97万亩,占任务0.57万亩的139%;灌区平地1.38万亩,占任务0.8万亩的173%;解决2.2万人饮水困难,占任务1.54万人的143%;完成水产品产量800吨,达到100%……

一串串数字最低的如期完成,最高的达到了近1倍,这里无需多言,观者由此可见扶风水利人是如何用自己的努力去为家乡的水利事业呕心沥血,奋勇拼搏的了。

值得一提的是,在刚刚过去的一年里,扶风县水利局在六大工程建设、防汛抗旱、农田基建、冬修水利四个方面亦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下面我们可以去一一浏览。

“六大工程”是指农业综合开发工程:共完成土地治理2.5万亩,砌衬渠83.5公里,建抽水站4座,添置喷灌设备20台,铺设低压输水暗管24公里,发展节灌面积0.5万亩,完成投资568万元。二是城乡供水工程:共20项,涉及14个乡30个村,总投资584.56万元,解决农林2.2万人的饮水困难。投资552万元,建成县城新区供水工程一处。三是水保生态工程:完成流域治理面积23平方公里,新修基本农田965公顷,营造水保林170公顷,经济林560公顷,水土保持种草106公顷,封禁治理499公顷,以及河头防护、生产道路建设等共完成投资314万元。四是防洪保安工程:新修南岸堤防2公里,除险加固1公里,堤防维修、水毁修复、整修堤防近30公里,白家窑、五郡沟水库除险加固完成投资430万元。五是水源调蓄工程,建抽水站四座,其中千井兴农工程全县共新打配套机井93眼,完成投资222.63万元。六是节水灌溉工程建设:全年共衬砌渠道153公里,铺设低压暗管36公里,发展节灌面积3.42万亩,完成投资680万元。

农田基建方面,全年共完成平田修地面积1.38万亩。由于他们抓住了午井镇原子头村、贤官村、召公镇西张村、天度镇杨吉岭村动手早、起步快、开工面积大、投入机械多、工程质量高,发展势头好这样的典型,有力地推动了全县夏季农田基建的步伐,全县夏季农田基建搞得有声有色,《陕西日报》、《陕西农民报》、《宝鸡日报》、省、市电视台都给予了及时报道。

此外,他们在防汛抗旱、冬季水利建设方面亦摆在了党政领导的重要议事日程上,党政一把手亲自抓,主管领导具体负责,班子成员齐抓共管,形成合力,使抓上芬,促开工,掀高潮亦步亦趋,高潮迭起,全县上下形成了一种以兴水治旱,振兴农业经济为中心的建设热潮,有力地推动了扶风农业大发展的前进步伐。

这里仅仅是一个单线条的素描,其中其间涌现出来的新人新事不可能一一提及,但从这里,我们已感受到扶风县水利局在地域农业发展中所做的种种努力和贡献了。

迷人的风彩

世间所有的劳动创造和劳动成果都是靠人去完成的。正如上篇中所叙述的那一系列成就和业绩也都是靠人的努力才得以实现的。

采访扶风县水利局期间,无论是局长张建兴,还是副局长王永寿、王天理、晁乃宏,都多次向我们介绍说:“扶风县水利局之所以这些年取得了一些成绩,这与我们常年坚持加强党的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局工作千头万绪,做好人的思想政治工作,做好职工队伍的建设和教育工作是第一的。”

循着主人介绍的思路,我们了解到近年来他们在强化职工队伍建设、提高职工队伍素质方面所做的种种努力的确是在内强素质,外树形象方面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这支队伍之所以呈现出了一种朝气蓬勃的迷人风采,正象主人介绍的那样:“与强化精神文明建设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在具体实践中,他们组织全系统党员干部深入开展了邓小平理论的学习活动,使全体党员干部坚定了共产主义信念,树立了坚定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提高了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和模范带头作用的影响示范能力。为了使单位领导班子充满活力,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得到加强,他们还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近年来,在水利资金投放上,实行项目管理,专款专用,明文下达,不批人情工程,不拨人情款,在水费廉政建设上,推行“三公开、两不准、一禁止”的制度,有效地杜绝了腐败现象,在职工群众中树起了党员干部以及领导班子成员的良好形象。

他们还通过深入揭批“法轮功”和“两国论”,以及声讨美国为首的北约轰炸我驻南使馆的罪行,激发干部职工的爱国主义热情,并通过组织干部职工参与建国五十周年的庆祝活动和各种文化体育活动,积极开展精神文明的创建工作,有力地推动了全局各项工作的上水平,跨台阶。去年,县水利局顺利通过了市级文明卫生单位、市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模范单位的验收,县自来水公司进入了县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模范单位行列,召公水管站被评为县级文明单位,通过这一系列的创建活动,弘扬了正气,凝聚了人心,增强了活力,全局干部职工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1999年3月,扶风县水利局夺得了省政府“水利振兴杯”,冬修等工作3次受到省厅表彰,9次受到县委、县政府及县有关部门的表彰。省、市电视台和《陕西日报》、《宝鸡日报》、《陕西农民报》先后21次进行了报道,对他们在兴水治旱,推动县城经济发展方面所做的突出贡献给予了高度评价。

现在,扶风县水利局的全体干部职工正以“开拓进取,艰苦创业,吃苦耐劳,淳厚朴素,勤俭节约”的水利精神为旗帜,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全力以赴,同心同德,决心要为水利兴农这个崇高的目标贡献自己的全部心血和汗水。

“情系水利,志在兴农”。

这是全体扶风水利人的良好愿望和信念,当我们面临新世纪和西部大开发的双重机遇之际,扶风水利人又在为“再造一个山川秀美的大西北”而忘我的工作着,耕耘着。

我们愿他们和大西北的腾飞一起走向那更加辉煌灿烂的明天。

上篇:没有了
下篇:依靠职工搞革命 直令企业沐春风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2000/7/2000071908-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00-07/19/332674.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