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辛文辉被分配到城固县化工总公司化工一班工作。短短一年后,慧眼识珠的公司领导就把年仅20岁的他提拔到班长的岗位上。
担子一压,才智大发。当上班长的辛文辉,暗暗下决心要闯出一片天地。他利用节假日,自费走访参观了邻县及关中、四川等地的先进化工企业,然后结合化工班的实际,寻找差距、制订措施,在工作中演练提高全班同志的素质。在他的组织下,全班以骨干带一般,在技术上传、帮、带,使人人全面掌握了生产工艺特点,做到了工艺指标合格率100%。他把全班整治得也像机器一样有节奏运转,达到了人、机、物、时间最佳配合,平衡稳步协调发展。他的心血没有白流,年底公布数字,化工一班超额生产合成氨696.35吨,给国家多创利润84万元!一年创造了其它班两年的经济价值,成为全省化工战线的一面 旗帜。
辛文辉到碳化车间担任主任后,发现白白放掉的“内蒸气”可以回收利用。但如何回收利用呢?仅凭自己中专学到的知识显然是攻不破这一高精尖科技难关的。他翻阅了大量的书籍资料,学习了大学才能学到的专业知识,走访了有关院校化工专业的教授,对照书本和教授的提示指点,边学习、边琢磨、边实验,为此,两年的日日夜夜他几乎全在车间度过。
经过300多次的实验,辛文辉终于将“内蒸气”回收利用的高精尖科技难关攻破。正是鲜花盛开的季节,全公司上下一千多人敲锣打鼓庆胜利。人们看到原来白白放掉的“内蒸气”,现在居然每年能创造经济效益150多万元!
辛文辉并没有就此止步,他又带领碳化车间形成的技术力量,连续攻破了“脱硫运行关”、“变换运行关”、“质量不稳关”、“低变触媒寿命关”等四大科技难关,年可为国家节约资金120多万元。省上有关领导来公司视查时,听了辛文辉“蚂蚁啃骨头”精神攻破一个个科技难关的事迹后,高兴地赞扬他是“化工骄子”。 ■方鹏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