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国企业务员为何触发多?
最近,在对一些国有企业经济停滞现象的调查中发现,国企业务员越来越多的违纪违法行为正是使国企经营变得愈来愈困难的关键性因素:
1.大多数业务员的法律常识及销售业务素质较低,但却包揽着签订合同、发货、收款等权利,而这些权利又普遍缺少监督制约机制。
2.在收货、付款中,业务员和对方直接洽谈差价和回扣,但由于该类行为多为暗箱操作,因而难以查清。
3.由于绝大多数货款不能及时结清,于是除了通过银行汇款外,业务员往往将本应回厂后上交财务的现金攥在手中不上交,或多收少交、或干脆寻一把票据冲顶帐面。
4.业务员利用职务之便徇私经营,让自己的亲属开办商店,批零经营本厂的货物。
5.某些业务手续中缺乏对方的收货凭证,只有合同、本厂的出库发票、业务员领走增值税发票时打的领条,而最关键的凭据—对方的收货条却不见踪影;即使合同,许多也都是业务员一手炮制,不按《合同法》的规定签约,由于没有对方的盖章、签字,属于无效合同。于是即使去法院打官司,也都因缺乏有力的证据而不得不承担败诉的风险。
6.业务员在业务中收取了对方的好处,因而随意将发出的货降价,使企业蒙受损失;或者不积极催收货款,以致超过2年诉讼时效,丧失企业的胜诉权和追回货款的机会。
由此看来,企业确实应该加强业务管理,从源头上堵塞漏洞。对合同、票据、业务员应当强化管理手段,发货后必须交回对方收据,严格按《合同法》来签订、履行合同。 _符景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