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热血绘蓝图 创造新辉煌

——周至县交通局抢抓机遇开拓取纪实

2023年10月26日

走进周至县,人们发现近年来该县公路建设事业取得了令人注目的成就。一条条平坦、宽阔、布局合理的黑色油路伸向四面八方,使许多外地来周至的人惊讶声、感叹声不绝于耳,更令全县人民感到无比欣慰和自豪。“要想富,先修路;公路通,百业兴。”这种观念,周至人体会的更为深刻,尤其面对西部大开发带来的大好机遇,他们抢抓机遇,开拓进取:在中国陕西交通地图册上,一次次地刷新着幸福线、致富线、风景线……

创造新辉煌

昔日周至县的交通状况。有人形象的比喻河流纵横、交通不便,自古就有“周至到户县,七十二道脚不干”这句老话。从50年代到80年代,周至交通职工在上级交通部门的支持下发扬“铺路石”精神,用他们勤劳的双手,逢山开道,遇水架桥,先后修建了周普公路,周佛公路周至段、周城公路、西安南环公路,架设了渭河大桥、黑河大桥等41座国、省道桥梁和42座地方公路桥梁,修建县乡公路31条。进入90年代,原有的交通状况已远远不能满足经济大发展的需要。要扩大开放,发展地方经济,就必须加快以公路交通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周至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为此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春天:在市上的大力支持和县交通局以及全县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投资规模和建设档次迅速提高,1992年,周至打响了乡村公路硬化战役,县交通局与各乡镇紧密配合,共同筹措资金1000多万元,铺设油路和硬化改造423.7公里,使平原17个乡镇都通上了黑色油路,300个行政村都通上了沙石路。1994年初,周至渭河大桥暨引线工程动工,这项工程投资5000多万元,是连接310国道和108国道的重要通道,也是周至历史上第一条高等级公路。为了使工程顺利进行,交通局的干部职工全力以赴,日夜奋战,使征地,拆迁工程顺利完成,实现了“无阻挡”工程。1994年1月,总投资7000万元的GBM369西宝南线周至段二级公路拓建改造工程开始了,为了确保工程的顺利实施,县交通部门在各部门的密切配合下,克服战线长、时间紧、任务重,占地、拆迁基本无补偿的困难,反复做好沿线群众的思想工作,协调解决各种矛盾,使全线提前竣工通车。总投资2100万元的108国道周城公路县城——马召段二级公路拓建改造工程于1998年4月开工建设,它的建设,标志着周至县将实现平原地区国道全部二级化的战略目标。为了确保工程进度和质量:搞好环境保障和协调服务,交通局广大干部职工昼夜奋战在工地,征地拆迁、划线定点、清除障碍、安置群众、解决问题,一干就是十几个小时。工程按期完成了,而同志们个个累瘦了。正是有这种忘我的工作精神和与施工单位的密切配合,工程按期竣工通车,工程质量被评为优良,其工程进度之快,工程质量之高,环境保障之好,受到上级领导的交口称赞。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经过周至交通人的不懈努力,周至已形成了以西宝南线横穿东西,周城公路贯通南北,西安大环线环山而过,地方公路四通八达的公路交通网络;平原地区国道全部实现了二级化战略目标,平原地区公路已初步形成了以“三横十三纵”为骨架的地方公路交通网络;山区公路建设也基本实现了村村通公路的目标。目前,全县公路里程已达928.55公里,其中国道142.75公里,省道25.2公里,县道95.9公里,乡道225公里,村道439.7公里。如今,条条路脉拓宽了,座座桥梁通车了,但周至交通人并没有陶醉,而在描绘更加宏伟的世纪交通蓝图。

热血绘蓝图

提起周至县交通局近年来所取得的成绩:不能不提该局的领头人——郝养正。这个七十年代毕业于西安公路学院的大学生,1983年毅然放弃了在北京工作的优越条件,带着建设故乡、回报故乡的一片深情,回到了这块生他养他的热土,用自己的青春,精心绘制着周至公路建设事业发展的蓝图。在他主持全县公路建设工作的十几年中,他走遍了全县平原的300个村庄,山区也到处遍布他的足迹。他对全县的公路状况了如指掌,被誉为“活地图”。一次,广济乡几个村的干部、群众找他谈修路的事,他对几个村地形、地质情况和对周围几条道路包括农村公路的走向、距离、宽度脱口而口,使群众感到惊讶,认为比他们都清楚,连声说:“不容易,不简单”。在他的亲自踏勘下,绘制了全县第一张《地方公路现状图》,并制定了全县公路建设远景规划。多年来,他按照“公路桥涵配套化,县乡公路黑色化,乡村公路等级化,公路两旁林荫化”的公路建设思路,使全县的公路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周至山多、水多、河多、渠多、公路建设首先需要解决的就是桥涵。1986年他和市交通局的领导三上北京,争取部、省、市建设资金200多万元,吃住在黑河堤上,历时一年半,建成了全县地方道路上最长的桥梁——全长345.14米的富仁黑河大桥。最近几年,他还争取省、市交通扶贫资金修建了其它河道的各类桥涵68座,彻底改变了地方公路缺桥少涵的落后面貌。1998年至1999年,他带领工程建设者共完成89公里的农村油路建设任务,特别是1999年,他在资金十分困难的情况下,自加压力、迎难而上,自筹资金完成了终台路二级公路拓建改造工程。在全长8公里的施工现场,从勘察设计,筹资金,工作协调,到处都有郝养正同志的身影:在他的直接领导下,周至县第一条自己设计,自己建设的县级二级公路按期竣工通车,工程质量被评为优良。

郝养正同志廉洁奉公、勤政务实,对待工作没有什么豪言壮语,只有踏踏实实真抓实干:在工程施工中,始终坚持质量第一:不搞豆腐渣工程,以对得起党和人民,经得起历史检验,他为周至的公路交通建设呕心沥血,无私奉献,多次被县委、县政府评为模范党员和先进工作者,今年被评为西安市劳动模范。

“建设金周至,喜迎八方客”,郝养正和他的一班人正以超人的胆略:在金周至这片热土上描绘着世纪蓝图,谱写着人生壮丽的凯歌。(严飞燕)

上篇:春风得意马蹄疾
下篇:广告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2000/9/2000093004-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00-09/30/335423.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