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旅客提起进京列车,言必称K41/2次、125/6次旅客列车,因为它们是屈指可数的铁道部老牌“红旗”。但是,开行仅有两年的K55/6次列车,却从两个“大哥”的夹缝中崛起,迅速走红客运市场,被人们誉为最具市场潜力的西北双层第一车。
西安客运段K55/6次列车于1999年1月试开行,是我国西北直通北京的唯一一趟双层优质优价快速列车。按照铁道部“有流开车,无流停运”的原则,还处于临客阶段的K55/6次列车,如果没有充足的客源,就不能顺利于6月1日正式上图,200名职工的饭碗就没有保证。此时此刻,K55/6次车队班子深知“取法乎上,仅得其中”的道理,他们遵循红旗列车的标准制定了“四个一流”(带一流队伍、开一流列车、创一流服务、争一流效益)的奋斗目标,提出了“内学外引”的工作思路,确立了“求生存、优质量、闯名牌”的客运产品战略三步曲。
创业艰难百战多。这个出世不久的客运新品,在旅客中鲜有知名度,以致双层空间只有单层客流。车队班子拿出“拼命三郎”的精神,放弃所有节假日,西下咸阳、宝鸡,东进邯郸、石家庄等站进行宣传调查,又组织职工深入厂矿、院校、部队、旅行社主动拉客,发放上千张营销卡片,给予上车补票旅客“三优先”(优先上车、优先补票、优先办理卧铺)条件,并且还自筹资金在报纸上打广告,使列车知名度急剧上升,客流汨汨而来,保证了列车如期上图正式运营。
好宣传必须用好服务支撑。他们以旅客满意为追求,制定实施了110条质量标准,同时实行星级乘务员评比制,促使服务手段从粗放型向细腻型转化,服务规范从局部向整体推进。
列车名牌取决于服务特色,他们就从列车文化、方便旅客、高雅环境等方面创新。譬如利用列车广播开展免费点歌,在软卧包房配置了风景油画、工艺插花、请勿打扰牌、列车服务指南,在乘务间配备消毒柜,在餐车还开设蜜月餐、清真餐、生日餐等,竭力满足不同旅客的需求,增加了列车品牌的附加值。此外,他们十分注重新闻媒体的宣传效应,有计划地报道新人新事59篇次,不断加深旅客印象,提升品牌形象亲和力。创新服务也赢来了品牌效益,仅今年暑运就实现车补收入2243525元,同比增67%。 王向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