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的一天,西安市雁塔区新开门村身患肝硬化的李四道正精神抖擞地拾掇着自家庭院,两个小女儿趴在桌子上做家庭作业。李四道告诉前来采访的记者:“区上实施的广厦工程使我盖起了三间新楼房,也使我对今后的生活充满了信心。”
1998年春节,雁塔区几大班子领导在鱼化街办双丰村慰问贫困户,看到贫困户鲍康柱因无钱盖房,一家人住在用石棉瓦搭建的低矮的窝棚里,据说已达6年之久。几位父母官心里很不是滋味,当场拍板,要求鱼化街办年内解决鲍康柱一家的住房问题。在区民政局及鱼化街办的帮扶下,鲍康柱一家终于在年底从窝棚搬进了两间新楼房。而辖区贫困户的住房问题从此却像沉甸甸的石头一样压在了区领导的心上。
1999年4月,区政府责成区民政局对全区贫困村民住房情况进行摸底调查,并有言在先:一个也不能漏。民政局人员通过全面细致调查,将结果报区领导:全区贫困户中因病、残、痴或无劳动能力等原因导致居住危漏房屋达287户,无房户81户。全面解决这些贫困户的住房问题谈何容易!
对此,雁塔区决定在全区实施广厦工程,并将此纳入区上的民心工程,采取本人筹一点、区上扶助一点、乡(街)补助一点、村上帮助一点、亲友接济一点的“五个一点”的办法,计划用3年时间,基本解决该区贫困户住房问题。区政府为此成立了广厦工程领导小组,计划每年拨专款20万,由区民政局、土地局、财政局、工青妇等部门及各乡(街)参与实施。
广厦工程的试点工作从电子城街办开始。电子城街办共有9户贫困户住房无着落,而街办无力解决。区上的扶助得到街办的鼎力支持和贫困户亲友的积极响应。一些贫困户亲戚说:“政府都能出钱为他们盖房,我们亲戚更应出力。”贫困户芦云莲在区上、街办帮助下盖起了两间新楼房,芦的亲戚看到其新房安的还是旧门窗,就主动出资为其换上了新门窗,并为其新房铺了地板砖,使贫困户芦云莲的房子甚至比一些非贫困户的还漂亮。去年11月18日,区政府在电子城街办召开实施广厦工程现场会,及时提出了广厦工程的组织管理三原则:帮困不帮懒、公开公正(审批上)、少花钱办好事。
今年初,雁塔区政府又拨30万元专款用于加快广厦工程实施。截至目前,已有56户困难户住进了新房。由于真正做到了为民办实事,广厦工程得到社会各界的赞誉。受援建的贫困户给区政府送来了“广厦工程暖民心,危漏人家沐党恩,人民政府为人民,人民不忘党宏恩”的锦旗,这发自贫困户内心的评价,充满了群众对政府的感激之情。西安市委一位领导在察看了广厦工程实施情况后称赞:“广厦工程花钱不多,但社会效益极高,金奖银奖,不如群众的夸奖!” 本报记者 付博
图①39岁的李四道指着旧居两间土坯房说:“这房比我老多了!”
图②政府援建的3间新房因未加装修稍显脏乱,但毕竟使主人有了生活的信心。
本报记者郭玉军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