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进昌
什么是政绩?没有查过词典,按笨想法该是工人织的布,农民种的粮,学生的考试成绩单。当官无政绩,好比工人织不出一寸布,农民种不出一粒粮,学生老考鸭蛋。然而一接触实际,才知道自己幼稚愚蠢得可笑,原来政绩神妙莫测、奥秘无穷。
开会出政绩。在诸多政绩中,首要的非开会莫属。怪不得有这样的话:“开了会就是贯彻了,总结了就是完成了,检查了就是落实了。”有一位不小的官,在电视上列举他领导农业的政绩便是平均一月发一个文,两月开一次会,进行了多少多少检查。许多会不过是麦田里插稻草人,站在地头一望而知,能否因此多收些粮食却很难说,然而将开会视为政绩可是约定俗成的事实。这大约正是文如山会如海,检查应接不暇的重要原因吧。
吃饭出政绩。“革命就是请客吃饭”,“大吃大发展,小吃小发展,不吃不发展”,“市场经济就是吃喝经济”。你还别说,就有吃顿饭便可立个项目,喝一杯酒便可得一万元贷款的事。于是“一天两三场,一场七八两,把胃献给党”,还真有点战场上“向我开炮”的豪壮,喝死了足可顶烈士的。如果不立项不贷款呢,那叫吃“工作餐”。
错误出政绩。投资数百几千万元的工程可以不经过考察论证,而是拍脑袋决策,拍胸脯上马,反被誉为有能力有魄力,是改革开放开拓进取型干部。待到工程胎死腹中,几千万元打了水漂,便是“缴学费”——哪个登堂入室学有所成的人不都是要缴笔可观的学费?出了安全事故,责任人如何身先士卒亲临现场指挥,抢险中涌现了多少可歌可泣的模范事迹。事故之后便大讲如何灾后重建,废墟之上现辉煌。没有错误何来政绩?
政绩无所不在,凡有官之处就必有政绩。县委书记不配专职秘书是政绩。下乡不警车开道边界迎送是政绩。歇人家的荫凉,摘人家的桃子是政绩。连不收受贿赂,不赌博不嫖娼也是政绩。至于“政绩工程”之类更是司空见惯。于是时时事事处处人人举手投足永永远远无不“政绩”。
政绩如此当红走俏,是因为如今选拔任用干部看重“政绩”。这本是好事。然而“为之斗斛以量之,则并与斗斛而窃之。为之权衡以称之,则并与权衡而窃之”,于是聪明的人们便将政绩当成了筐,恰如革命年代无不贴“革命”标签一样。其结果是鱼龙混杂,真假莫辨,难免“窃绩者侯”了。
(请作者告知详细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