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新组建的靖边公用事业管理所,为腾飞的边塞名城锦上添花
地处毛乌素大沙漠边沿的靖边县,在古时就被隔离长城以外。这个与内蒙古接壤的边塞要隘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经过历代战争的摧残和自然环境的制约,致使靖边县发展缓慢。新中国成立后,虽然靖边的建设有了质的飞跃,但和发达地区的建设相比较,还显滞后。可是,随着改革开放号角的吹响,国家为了改变我国能源短缺的现状,继在陕北探明蕴藏大量的优质煤后,又在陕北勘探出了震撼世界的富油气田。靖边县的储量得天独厚,所以,靖边县有了最大的天然气公司。随着石油、天然气的开采,各行各业汇集在该县,带动了靖边县经济的发展。但是由于城市建设跟不上经济建设的发展,影响了靖边的对外形象,影响了当地经济的高速发展。为此,靖边县委、县政府为了建设一个现代化的新县城,从98年成立了靖边县公用事业管理所。
经县政府、县建设局的多方考察,选派了傅德荣同志为公用事业管理所所长。该所承担着靖边县的城市绿化,城市道路建设的维修及管理工作,还承担着城市客运管理等。年近知天命的傅德荣同志一生勤勤恳恳地为靖边县的建设贡献力量。他担任所长以后,决心不辜负组织的期望,带领全所职工以服务人民、奉献社会为宗旨,以美化城市,让群众满意为基点,以人为本,要求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做到了每个职工明确自身的职能职责,摆正自己的位置,工作中使每个人尽其才,各显其能。同时,加强职工的思想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提高工作质量,在短短的两年多时间里,全面完成了上级交给的各项任务,使靖边县的城市建设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
B、狠抓客运管理工作落实,打击“黑车”,使城市客运管理步入正规化
由于石油、天然气开采的蓬勃发展,带动了靖边的客运业,客运车辆的骤增,使运输鱼龙混杂。为了整顿好客运秩序,公用事业管理所在建设局的直接领导下,以全国清理整顿城市客运市场的大好形势为契机。依照两个“办法”一个方案,分解到组,责任到人,狠抓管理落实。以电视、广播、散发宣传资料等多种形式进行广泛宣传,做到家喻户晓,得到了广大群众的支持。同时,通过对客运市场的调查研究,建立健全了一系列的客运管理规章制度。并根据市场需求,重新划定了公共汽车运营路线,规范了出租公司九家,使城市的客运管理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对乱停、乱放、乱窜的违章车辆进行纠正处罚,对城市的客运车派专人跟班调查,督促他们规范经营。特别对那些非法参与营运的“黑车”进行严厉的打击。查、扣、罚并举。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实现了靖边客运的新秩序,受到广大市民和外地客商的赞扬。
C、绿化、美化城市环境,建设维护道路交通设施,使小城初现城市风采
靖边县城饱受风沙的侵袭,加之缺水,所以,一到冬季,几乎觅不到一点绿色。因此,对绿色的想往是广大市民的生理和精神需求。特别是现代城市的建设,绿化是城市建设的主要标准。要建设好靖边县城,重在搞绿化工作,绿化工作又重于管理,管理所在所长的亲自带领下,采用合同的形式,定人、定岗、分段包片,进行城市的绿化和管理。他们先后完成了东环路3.2公里的绿化工程和防护设施。并建设了街道花园花坛,种植了花草树木。同时,对绿化带严加呵护,经过一年多的精心浇水、施肥、修剪、打药,使绿地更绿,鲜花更艳,让这个荒凉的边塞小城,步入了现代城市建设的标准。
在城市道路设施建设和维修方面,他们更是克服了人员少、经费紧的困难。落实了公安部、建设部《关于实施全国城市道路交通管理畅通工程的意见》文件精神,对全城的道路进行了全面的维修,对人行道进行硬化铺砖,修建维修了南北大桥防护栏,铺设了南大街道牙,修补了全城毁坏了的沥青路面和砼路面。使城市的道路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完成了全城道路标线20多公里,为全城的道路设置了永久性标志和公交车站牌,使靖边县的市政建设标准化和规范化,极大地方便了市民和外地客人。
D、为了把靖边建设得更加美好,响鼓也要重槌敲
在短短的两年时间里,公用事业管理所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这是在县委、县政府的关怀下,特别是在建设局彭局长的指导下取得的。公用事业管理所没有陶醉在所取得的成绩里。他们为了更进一步为靖边县的建设和发展做出贡献,他们加强了业务学习和思想素质教育。并且对职工进行了法制教育,使他们在工作中做到依法行政、执法有据,提高了职工的依法办事的能力。使职工不仅成为城市建设的美容师,而且走执法的模范,更是一个精神文明的传播者。
面对石油、天然气的进一步开采所带来的商机,面对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和中国要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了让靖边走向世界,公用事业管理所的全体职工表示,要在县、局的领导下,在新的世纪里,奋发图强,为靖边的建设贡献自己的一切,使县城建设呈飞跃式发展,让这个边陲小城成为一个沙漠中的绿色宝石。
(张民翔刘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