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县远征胶鞋厂召开选举出资者代表大会时,将100余名在外自谋职工的职工(出资者)排除在外,这些职工在争取自己的选举权时,有关方面讨价还价起来,使他们应享有的权利无法得到履行。
眉县远征胶鞋厂在破产出售未果情况下,进行了改制,将235名职工的安置费折算为公司股份,1个工龄年为1股。去年11月23日,召开全体职工大会,选举出资者代表。改制领导小组未正式通知在外职工,使128名职工未能参会行使选举权,仅有107人参会。县工业总公司对此解释是,在128人中剔除未办任何手续离厂、吃空名、调离等45人后,参会人数超过了190人之半,所以这次选举出资者代表大会是合法有效的。(详见本报2000年12月19日报道)
被剥夺了选举权利的职工感到无比愤怒,他们不停地到县有关部门反映,要求重新召开选举大会。最近,记者又到该县进行了采访,县委办一位工作人员说,领导已对此事作了批示,让工业总公司调查,现在还未见到调查结果。
眉县工业总公司经理告诉记者,通过对职工反复做工作,此事已没有多大问题了。要对企业资产进行重新量化,上墙公布,考虑新公司将在(2001年)元月挂牌成立。
此事真得没有多大问题了吗?职工说完全不是这么回事。从去年11月23日召开了选举会后,他们就没间断的向县各有关部门反映,直到12月18日,县政府、县法院、县企改办、县体改办、县工业总公司组成的联合工作组与未参加选举的职工代表进行的4小时对话。这次对话将原来应剔除的45人,经审查变成了35人外,就是极力维护选举的合法性,对于职工提出的异议和重新召开选举大会的要求没有明确答复。最后,一位官员抛出一句令他们极为失望的话:县上有可能认可这次选举结果。此后,再无人过问此事。
有些职工代表告诉记者,一些人私下与他们讨价还价,暗示他们再不要闹了,只要认可了这次选举结果,新公司成立后,可给他们安排一个好的职位。听到这话,职工们不禁哑然失笑。他们表示,仍不懈努力,通过合法渠道争回自己的选举权。
直到现在,这些职工还顶着寒风在眉县各部门间奔波。
本报将继续关注这一事态的进展和演变。
■本报记者 焦晓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