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成培德 刘晓波 王耀进
“人是要有点精神的。”
这点精神是人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在追求中体现自我,在奋争中展示价值,是所有人类个体和团体一切活动的全面演绎。特别是当时代的年轮滚入世纪之交的新纪元之际,“干就要干出个样子”的姿态已成为了人们追求自我价值和自我展示的普遍愿望。
应当承认,这是一种社会主流;
应该相信,这是推动人类文明进程的一种精神。
有这么一家企业,它们向社会承诺:
“我们将以良好的信誉,精良的施工手段和优秀的管理人才确保合同的正确履行。
全处员工遵纪守法,严格按施工技术规范、规程和合同要求精心组织,使产品满足规范要求。
我们向业主承诺,满足合同中规定的要求和期望,使业主满意。
全处靠科学的管理,精良的设备,良好的员工素质,先进的施工手段,实施优质精品战略,创建精品工程。
同时,一切工作的最高宗旨是最大限度地满足业主的需求,坚持预防为主,质量第一的服务宗旨,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兴百年大计,塑企业形象。
瞧瞧!多么赤诚,多么坦白;既襟怀谦虚,又不失大将风范。要得就是一种精神。“干什么都争先,做什么都超前”,反映了这家企业的追求和信念,这就是它们的精神,它们的价值观。
交通部第二公路工程局六处就是这么宣称和标榜自己的。
市场经济不相信眼泪,市场竞争要得是实力。面对新世纪,面对WTO,面对西部大开发,面对业内激烈的竞争,交二局六处的人们是如何展示自我的呢,今天我们就走近他们,去领略他们不战则罢,战则取胜的精神风貌吧!
上篇:企业雄风犹存
交通部第二公路工程局六处,成立于1965年。是具有公路施工一级资质等级的国有大型企业。拥有建设高速公路和大型桥梁的成套施工设备,具有先进的施工工艺和质量检测手段,技术工种全面,施工经验丰富。拥有职工千余人,注册资金近4000万元。固定资产原值8425万元,施工机械总功率29980kw。拥有进口大型施工机械设备日本新泻NP3000CA,NP2000沥青砼拌合楼、ABG525沥青砼摊铺机(德国原装)等409台(套)。目前企业蓬勃发展业绩骄人,仅在河北、安徽、陕西、福建、四川、宁夏等地就抢占了一定的市场份额。建处30多年,企业通过艰苦创业、锐意创新,得到了不断发展。其工程遍布全国10余个省市,修建各类道路365公里,建设大桥多座,总长达3755米。承建的工程竣工验收合格率为100%,优良品率达95%以上。2000年,他们的施工产值完成四亿元,承揽任务突破3亿元。近年来,企业以提高企业综合实力和职工队伍整体素质为目的,不断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和企业文化建设,使两个文明建设出现了双丰收的喜人景象。
企业1991年被建设部命名为《全国先进施工企业》:1994年被中国建设银行西安市分行评为“AAA信用等级企业”;1995年被西安市委、市政府评为“市级文明单位”;1998年通过市级文明单位的复查验收。1996年被陕西省人民政府授予“重合同、守信用”企业称号。1999年,他们又顺利通过了ISO9002质量体系认证。
非但物质文明硕果累累,精神文明亦鲜花灿烂。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向众人们展示的交通部公路二局六处的企业雄姿。
这种雄风,这种雄姿,是什么才得以支撑和张扬?
采访六处期间,处长葛钢锁,书记张存怀反来复去,绕来绕去,总也离不开“八个字”这就是“创业、创优、创誉、创利”。
现凡企业都讲究“经济效益”这个终极目标,而手段及过程则不尽一样,当然效果也就参差不齐。
六处人以“创业”为本,以“创优”为标,以“创誉”而达“创利”之目的,看来是极为处心积虑的。将其“四创”细细揣摸,才感觉其是浑然一体的一种追求,虽然目的明确地昭然,但为之铺路架桥的基础却个个坚实。
试问?不创业,何来优?不创优,何来誉?不创誉,何来利?不创利,又谈何生存发展!
或许就是,实际也就是这种企业宗旨的践诺,六处人从创业至今终于打下了今天的这番天地。
“我们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靠得就是抓工程质量。”一位职工这么告诉我们。看来,质量,效益的基本关系在六处已得到了正确地诠释。有质量,才有市场;有市场,才有效益的思想在这里已深入人心。
囿于篇幅,这里不可能一一列举六处人的质量观,仅列举一二便可窥其一斑。
2000年,宝牛路3标获得项目管理办公室通报表彰,处项目部被陕西省人民政府予以通报嘉奖;在临渭路、西蓝路、宁夏石中路等工程建设中亦受好评。特别是石中项目是该处参与修建的第一条沙漠公路,施工地段人烟稀少,条件艰苦,他们发扬艰苦创业、努力筑路,造福一方的精神,克服重重困难,修建出了一条精品路。今年,他们在几乎所有的参建项目上都获得了业主的好评,其众口一词的嘉奖,就是对六处的工程质量予以高度评价。
下篇:塑造企业文化
国有企业最大的优势就是有一支素质过硬,作风顽强的职工队伍。而造就这支职工队伍的最好方式就是建立一种良好的企业文化和氛围。
六处在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以疏导教育和弘扬正气为原则,形成了党政工团齐抓共管,互相支持,优势互补的工作机制。
他们针对筑路工人生活艰苦,工作艰辛,长年奔波,风雨无阻的工作生活特点,在企业内部开展了“爱国、敬业、团结、拼搏、奋发、向上”为主要内容的企业文化建设。教育职工树立顽强拼搏,吃苦耐劳的工人阶级本色意识,帮助职工形成苦我一人,幸福大家的工人阶级的奉献精神。六处人认为:只有精神不倒,企业这面旗帜才会高高飘扬。
企业拥有了这样一批有理想、有文化、有纪律、有道德的中坚骨干力量,企业的整体风貌也有了很大的改观。他们培养,塑造了一批人,这些人也就成了企业的形象基石。
今年,他们在全处范围内组织开展了“创建精神文明、创建文明集体,争当文明职工”的“两创一争”活动,并把创建活动同生产任务、文明施工、创优达标结合起来,使企业文化服务于企业经营活动的结合找到了一个最佳的契合点,早在1995年,他们就被评为“市级文明单位”,今年又被县、市两级政府推荐申报为“省级文明单位”。
通过各种职工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六处较好地凝聚了人心,增强了职工爱祖国、爱公路、爱企业、爱岗位的思想意识,提高了企业的向心力的战斗力。他们在重大节日还组织职工开展各项文化、娱乐、休闲、教育活动,如知识讲座,文体比赛,旅游观光,参观革命纪念地等活动,即丰富了大家的文化生活,又熏陶了职工的高尚情操。
关心职工生活,为职工办实事。六处近些年来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营造良好工作生活环境实实在在为职工做了不少好事。集资修建住宅楼、绿化美化基地环境,投入巨资铺设道路。今年11月份,六处通过了市级园林化单位的验收。现在,每到傍晚,基地到处灯火通明,棋牌室、乒乓球室、健身房、图书室里人影绰约,职工们在健康文明的环境中沐浴着时代的春风,陶冶着情趣,丰富着人生。
“坚持以人为本、科技创新为先、搞好文明建设”成为六处跨越世纪的“三部曲”。同时,他们化辉煌为动力,以质量求发展的前进历程又向人们展示了企业活力蓬勃的良好形象。
一个人有了精神,会有所作为;
一个企业有了精神,更会无往而不胜。
今天,六处人正以饱满的热情,高昂的精神,和共和国一起跨入新的世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