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同志:
前不久,某企业修建起一幢职工宿舍楼,以往均是根据职工工龄长短、家庭人口、职称、是否劳模等条件累计打分分房。分够的先上,分不够的往后退,大家也没什么意见。这次由于企业换了个年轻领导,突然决定来个“改革”,抓阄分房。一时舆论大哗,惹得职工寝食不安。无房的职工为了碰个好运气,有些在家玩扑克牌闯关或上街去算命、问卜打卦。
正式抓阄那天,抓阄的结果更令人惊诧:工龄长、人口多、是劳模、特困户、打分够的有一半抓不到住房。与此相反,初出茅庐、结婚不久、突击办结婚证的反而抓到了房子。如此抓阄,职工怎能没意见呢?
从表面看上去,同时出钱购买,抓阄分房,公平对等,有什么不满意的,但实质上很不公平。这不公平在于它根本不从实际出发,不管现有职工在住房上是否困难。如此抓阄分房,只不过是迎合一部分人的意愿,推卸责任、回避矛盾罢了。
分房总得讲个条件,倾听群众意见,制定诸如打分等比较合理的方案。在职工住房问题上,领导要有领导艺术,决策当三思而行,力求公正、合理解决。否则,听信一部分人的意见,或者遇到问题绕着走,草率从事,动辄来个“抓阄处理”,以为是分房良策,那还有什么领导艺术可言?
■王英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