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闲话靖边

2023年10月14日

·散文·

□文/朱宏伟

靖边在陕西的北部,再往北是著名的毛乌素大沙漠,一直往北便是“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内蒙古大草原了。

说起靖边的过去,清朝光绪年间巡抚王斋堂作过一首《七笔勾》诗,从自然环境和风土人情等方面进行了粗线条勾勒。如描写自然环境说“山秃穷而陡,水恶虎狼吼……狂风阵起哪辨昏与昼”;描写风土人情说“窑洞茅屋,省去砖木全用土”、“剁面调盐韭,待人实亲厚。猪蹄与羊首,连毛吞入口”;形容穿着起居说“没面皮裘,四季常穿不肯丢……毛毡铺炕被褥皮袄凑”。还有一些词句我确实不忍再写,感到我们靖边的先人们那时确有些不太风光,但谁心里都清楚那是因为当时的自然条件太恶劣所致,并且那位清朝的王老爷对塞外边地分明带有明显的鄙夷和偏见,因此故意夸大了靖边的荒蛮与苍凉,惹得靖边人至今对他没有好印象。

其实据志书记载靖边古代曾是个森林茂盛、牛羊成群的丰腴之地,东晋十六国时自号“大夏天王”的赫连勃勃巡游到靖边,被这里风光旖旎的自然景色所迷醉,不禁连连赞叹:“美哉!临广泽而带清流,吾行多矣,自马岭以北,大河以南,未之有也。”遂命叱干阿利征调10万民伕于413~418年在此修筑了著名的大夏国都统万城。只是后来由于我们的先人们不懂环境保护一味地滥垦滥伐,致使土壤沙化,沙漠南侵,才成了王斋堂老爷笔下的那幅恓惶样。在外地人眼里靖边一直是个苦焦和落后的代名词。可靖边人却有靖边人的光荣:毛主席在咱这里住过,他老人家还给县委书记惠中权写了“实事求是不尚空谈”的题词,著名的诗人李季在靖边才写出了使他一举成名的《王贵与李香香》……

但靖边人毕竟是穷啊,可穷归穷,喝酒和信天游却是从来也没有断过头。穷得没酒喝了,二两烧酒掺十斤水照样能喝个人仰马翻;穷得拉根棍子讨吃,起身了还不忘扯开破嗓吼段:

天上的花鸨地上的鸡,

绕来绕去撂不下你。

长竿烟锅儿手对口,

撂下妹妹叫谁搂?

这自然说的是过去了的靖边。解放后共产党给这块苍凉荒芜的土地带来了希望和真正的盼头。靖边人民鼓起了冲天的干劲儿与恶劣的自然环境抗争,他们秃山修梯田劈山修大坝引水拉荒沙大搞植树造林,使昔日的穷山恶水变成了沙漠里的绿洲,变成了到处是庄稼遍地是牛羊的陕北好江南。于是杨桥畔引水拉沙造良田的经验被推广给了外国人,《学习大寨杨桥畔》的歌子唱红了全中国;于是靖边人至今念念不忘带领干部职工造成“万亩林”的好书记赵兴国,“全国绿化先进县”的铜牌牌至今挂在靖边县委的大门口……

而真正使靖边人过上好光景的是改革开放后,真正使靖边人富起来的是油和气。如果你打算来靖边就最好不要显摆,我有几个外地朋友去年夏天来靖边时把手机往腰上一别牛皮哄哄地到街上转,结果听到满街手机铃一哇声地响,几乎所有在街上走的人腰里全别着手机,就连小巷口卖烧鸡的老婆婆也拿油腻腻的手捏个“摩托罗拉”,大呼小叫着让孙子往来送鸡,气得我那几个外地朋友摘下手机自起身也再没有用过。如果你初来乍到说话不小心冲撞了一个毛头小伙子,他便会认真地问你从哪哒来?你颇为得意地说:上海。他便会满不在乎地告诉你:那里算个甚?我们住在“科威特”也没你那么牛!你知道吗?国务院总理和省委书记家里做饭用的气还是从我们这里输过去的呢。也难怪小伙那么张狂;也难怪靖边人那么牛气!靖边人做梦也想不到在自己祖祖辈辈生息繁衍的这块黄天厚土下,竟蕴藏着世界级的大气田和储量相当可观的石油。于是乎靖边沸腾了,全中国震动了,世界也为靖边侧目!一时间靖边大地上奏响了气势恢弘的大开发交响曲,一口口天然气井喷出的火焰染红了半边天;一柱柱哗哗流淌的石油为靖边人带来了滚滚的财源。亚洲最大的天然气净化厂建起来了,年产10万吨甲醇厂建起来了,年加工原油50万吨的石油助剂厂建起来了,榆靖高速公路动工了……全国各地的公司董事过来了,台湾香港的大老板过来了,黄头发蓝眼窝的外国财团也来投资了。靖边县城满得盛不下人了,一座现代化的新城区便在王家庙噌噌噌地建开了……

靖边的商人越来越多,生意越做越大,钱越赚越多,因此县城里的酒店歌厅夜总会和“三陪”小姐也便越来越多,于是就传出了有小姐给家乡姐们拍“人傻钱多速来”加急电报的轶闻……但多数富了起来的大款是成事的,他们用积累起来的资金办实业置产业将生意做到了省城和沿海,也有望子成龙的把孩子送到了大城市上贵族学校,还有的慷慨捐资办教育大把大把买彩票,言说拈个大奖赚小钱拈不上算了,是为残疾人献点爱心总比给了舞女强。大款有大款的风光,机关干部虽然眼红心里却想工资能按月跟上并且还在逐年上涨,也感觉日子还过得比较风光。当然也有做生意赔了老本寻死觅活喝毒药的,还有很多人尚处在“初级阶段”的,但市场不相信眼泪天上不会掉馅饼,靖边人说西部大开发了好日子还在后头哩!

靖边人有钱了,山羊蝎子肉吃饱喝足了便老想往外倾吐点什么。于是一帮喜爱舞文弄墨者竟也象模象样的召集了一次文学创作座谈会,办起了一份在靖边公开发行的《三边文学》,有的还倾囊出版了几部个人专集。去年这帮人还赞助陕北地区唯一在全国公开发行的《延安文学》杂志专门为靖边作家出了一期专辑,使靖边作家们的名气跨出家门走向全国……当然信天游也依旧爱唱,秦靖红一曲《走三边》跻进了全国推新人大赛的“全国十佳”。烧酒更是天天要喝,但不喝其它酒只喝靖边的“芦河王”。如果你是第一次来靖边第一次同靖边人一搭喝酒,酒过三巡主人便会谦虚:

我这点名气算个甚?人家牛玉琴在联合国的讲台上都做过报告,华凌君在曼谷亚运会上把冠军的金牌都拿回来了……

上篇:褒曼的成名
下篇:食道癌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Content/weixinlogo.pn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01-02/20/302706.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