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岁末年初,陕西兴化集团公司财务报表上统计数字宣告:公司完成工业总产值比上年增长42.21%,工业销售产值比上年增长30.56%,集团公司实现盈利103.3万元。
尽管从1998年以来,由于受“1.6”爆炸事故的影响,化肥市场持续疲软,但兴化人明白,要想使企业有发展,必须依靠技术进步。从1999年起,公司先后投入1.6亿元资金,实施两大技术改造工程。兴化二期销铵恢复改造工程作为国家中西部老工业基地改造振兴工程和陕西省调整产品结构、提高企业技术等级的重要项目,于2000年5月12日一次投料开车成功。正是依靠了这一工程的投产,使兴化在低迷的销售市场中,以农用、工业和多孔硝铵的系列产品适应了不同用户的需求,用优于国家标准的产品质量和省名牌产品的信誉,占领了国内25个省市的市场。实施“油改气”,是兴化另一项重大技改项目。用省内的天然气取代日益枯竭的原料重油,在许多企业因原料质次价高而停产之际,他们这一技术改造给企业带来了旺盛生机。
兴化集团公司是一个综合性的大型化肥化工企业,除主导产品硝酸铵外,还有各类产品数十种,外围单位分路突围、实现扭亏是集团公司扭亏的重要保证。集团公司所属碱分厂,因市场变化已停产两年,经过公司对市场预期形势的分析论证和模拟市场倒算成本测算后,于去年7月重新恢复生产。到年底为企业实现盈利157.42万元,同停产相比综合效益大于300万元。对668分厂,公司充分抓住市场机遇和国家重点高科技产品的优势,注入资金进行扩建改造,产量扩大了3倍。同时,他们实行“有进有退”的经营战略,毅然关闭了亏损严重的碳铵车间和效益不佳的预制厂,实施新的技改和发展项目,整个集团公司的外围单位和各个小的产品项目,都呈现了一派勃勃生机。 (卫勤 马载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