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撑起一片亮丽的晴空

——记靖边县小桥畔村党支部

2023年10月12日

地处世界级大气田腹地的靖边县小桥畔村,近年来采取集体、股份、私营、个体经济一齐上的战略措施,在短短几年间一跃成为靖边一颗璀璨的明珠。他们致富的带头人——村主任张安也先后被县、镇评为先进工作者。1999年,小桥畔村被授予县级小康村。

1991年前这个村人均收入不足百元,人均粮食只有100公斤,远在银川市已担任胶合板厂厂长两年的张安,听到乡亲们的温饱尚未完全解决,镇上领导恳切要求他回村任职时,张安毅然放弃了丰厚的收入,义无反顾地挑起了带领全村村民致富的重担。从1992年到1996年,他带领村上300多名青壮年劳力战严寒斗酷暑,在村头的艾家沟湾打了4年坝并多方筹措资金310万元,先后兴建了7个大型抽水站,砌衬混凝土渠道25KM,为全村发展了7500亩高产水浇良田,一举将全村的人均粮食提高到1200公斤,让群众从此结束了靠天吃饭、缺衣少食的贫困生活。

为了及时抢修1994年因暴雨冲毁的艾家沟湾大坝,他打起铺盖卷儿,白天亲自施工,夜晚照料场地,在阴冷潮湿的工地上,一呆就是62天;为了及时付清工人的工资,他不惜用妻子为过年准备下的三头肥猪抵顶偿还集体债务;为了及时制止户族间因争水抢灌而发生的群体械斗事件,他奋不顾身用身体隔开双方,被推下3米高的土崖,导致心脏病复发,在宁夏附院抢救了半个多月才脱离险境……在去年的换届选举中,他再次全票当选为村领导,对此群众激动得说:“跟着张安干,我们越干越有劲,越干越想干!”

小桥畔村是以农业为主的大村,经过村党支部一班人几年的努力,农业基础设施虽有了明显改善,农业生产也连年喜获丰收,但由于粮食价格逐年下跌,农民增产不增收。支部一班人对此又陷入了困境,四处寻找出路。他们通过调查、召开群众大会、党员会议,派考察组专门到西安、广州等地实地考察,终于找到了本村问题所在,一是该村产业结构不合理,必须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增加二、三产业比例,增加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大力发展养殖业。二是对居住在土地贫瘠,水、电、路未通的偏远地区的贫困户进行移民,把他们迁到地理条件较好的滩水地区生活,这样才能彻底改变他们的贫困面貌。制约本村经济发展的症结找到后,村委会一班人立即制定了《小桥畔村一九九八年至二00二年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这一《规划》的总的思路和奋斗目标是围绕一个目标: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狠抓四个建设:移民工程建设、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林草建设、通讯电力电视网络建设;发展五大主导产业:玉米、洋芋、油料、蔬菜和畜牧。到2002年,农业总产值突破一千万元,粮食总产量达到500万斤,农民人均纯收入达3500元。

“让群众过上好日子”这是小桥畔村党支部村委会一班人的共同心愿和目标,如今,他们按照自己设计的宏伟规划,抓住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正以新的姿态面向明天;她像一轮喷薄而升的太阳不断创新,不断跨越,我们相信她的未来一定会更加亮丽,美好! (东方 宋健)

上篇:图片新闻
下篇:一名金融干部的蜕变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2001/3/2001032902-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01-03/29/296856.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