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前,“下岗”这个既熟悉又陌生的名词落在了年仅27岁、且初为人母的吕亚丽身上。就在这个最需要家庭温暖的时候,丈夫提出了离婚。
性格温和的吕亚丽选择了坚强,她没有向丈夫乞求,没向婆婆下话,带着幼小的女儿与丈夫分道扬镳,开始了艰难的求生之路。
失去了铁饭碗,没有了经济来源,吕亚丽就到处打工,发宣传单、送报纸、打零工、卖汽水,没有她没干过的……
1999年10月,吕亚丽在宝鸡市妇联下岗女工再就业指导站的帮助下,加入了“巾帼家政服务队”,成了一名家庭保洁服务员。
刚开始干这行,吕亚丽还有些拉不开面子,觉得家庭保洁员是伺候人的差事。因此每到用户家她总要带个大口罩把自己的脸遮住,怕熟人看见。后来在指导站同志的开导鼓励下,她坚定了干家庭保洁员的信心。无论是入户擦洗油烟机,还是拆洗被褥、清理垃圾、擦洗门窗玻璃,她都坚持随叫随到。每遇上节假日,也是保洁员最忙的时候,用户多时一天要进两家开展保洁服务,每当干完活累得直不起来腰时,用户一杯开水和一句感谢就化解了她所有的疲乏。
当然绝非一帆风顺。一次吕亚丽到用户家打扫卫生,因用户事先没叮嘱洗脸池是没有固定的,干活转身时她不小心碰到了面盆,砸破了玻璃。吕亚丽马上表示她来承担这100多元的损失,这将预示着她近一星期的劳动付诸东流。用户被感动了,提出一定要由他承担一半的要求。就这样,一场可能发生的争执在平和中化解了。
正因为吕亚丽在家庭保洁活动中的认真、负责、耐心,并用一丝不苟、真诚热情、细致周到的服务去感化用户,从而使许多用户点名叫吕亚丽上门服务。宝鸡妇联也对她进行了多次表彰。通过近两年的工作,吕亚丽找到了自己的定位,用自己的汗水证实了自己的能力。同时,她在劳动中也重新建立起了一个温暖的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