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水电工程局(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简称:陕工局集团公司),是一家具有对国外承包工程资质和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外派劳务经营权的国家水利水电施工一级资质及ISO9002质量体系认证企业。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九五”以来,陕工局集团公司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办企业的指导思想,立足市场,锐意改革,开拓奋进,大力实施“开发带动,质量立局,科教兴局”三大战略和精神文明建设“六大工程”,积极投身西部大开发,创造了两个文明建设的崭新业绩,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公司先后被授予“全国建筑施工优秀企业”、“全国创建文明行业工作先进单位”、“全国质量管理先进企业”、“全国施工企业设备管理先进单位”、“中国建筑工程鲁班奖”、“全国青年文明号”、“省国有企业好班子”、“省重点工程建设先进单位”、“省厂务公开先进单位”、“省模范职工之家”、“省重点工程劳动竞赛先进单位”等80多项省部级以上荣誉称号。
一、强化管理,攻坚重点工程建设,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九五”以来,公司紧紧抓住国家“九五”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和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强化经营管理,攻坚克难,先后累计投(议)标承揽国内外工程任务180多项,合同额达23.9亿元。其中2000年承揽任务50项,合同额达6.53亿元。为了优质高效地完成这些繁重的施工任务,该公司在认真推行项目法施工管理的基础上,精心组织集工程质量、进度、效益、安全和文明工地创建目标于一体的劳动竞赛活动,极大地调动了职工的生产积极性,圆满地实现了在建工程的预期目标。五年来,完成省内外108项国家、省、市重点工程,胜利经受了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和长江三峡工程的重大考验,为大江大河截流,为国家特大型重点工程建设做出了贡献。2000年,由公司承建完成的新疆克孜尔水库工程荣获“中国建筑工程鲁班奖”,公司也获得了“全国质量管理先进企业”殊荣,已建成的新疆乌鲁瓦提水利枢纽、陕西东雷抽黄二级站工程和水利机械厂研制成功的振动压路机创造了中国企业新记录。五年来,公司累计实现总产值27.1亿元,是“八五”期间产值总量的1.87倍,其中2000年完成产值5.94亿元,全员劳动生产率12万元,五年累计上交国家利税8394.15万元,达到全国同行业先进水平,名列中国500家最大建筑企业和中国建筑施工综合实力百强企业,为国民经济发展做出了应有贡献。
二、深化改革,机制创新,促进企业不断发展进步
为了实现“九五”新跨越,公司党政工一班人坚持深化改革、机制创新,从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出发,提出并大力实施了加速质量效益型企业和科技竞争优势型企业进程的“三大战略”(开发带动,质量立局,科教兴局),逐步建立了一套符合自身特色,适应市场竞争要求的经营管理机制。建立了有力有序的(招)投标机制,在强手林立的市场领域中,实现了“三个跨越”:跨行业,业务范围涉及水利水电、交通、能源、工民建、环保、机械制造等14个行业;跨地域,工地除本省外,还拓展到中南、西南、西北、华北等14个省市区及澳门特别行政区;跨国界,目前在突尼斯、老挝、毛里求斯等三个国家有7项执行项目;强化质量管理安全体系,以IS09002质量体系标准,严格要求,严格管理,严格质量过程控制,保证为业主建造优良满意的工程,文明施工,安全生产,实现了质量、安全工作的重大突破,连续5年工程质量合格率100%,优良率达到86.2%;与市场接轨,建立科学的用人和合理的分配机制,职工全员合同制,竞聘上岗,优胜劣汰,工效挂钩,拉开分配档次,向一线职工倾斜,调动了职工积极性;实行目标管理,层层签订责任状,从基层单位到各工程项目,从公司领导到一线职工,企业发展重担众人挑,人人肩上有指标,公司走上全方位、多层次、向现代企业制度迈进的新路子。
为了立足市场,站稳市场,始终保持市场竞争的强劲技术装备优势,公司大力实施科技成果奖励和科技进步推广制度,同时,加强职工培训教育工作,建立职教中心,使职工业务技术学习提高与科学文化业余函授、走读、脱产学历教育有机结合,进一步提高职工队伍素质和职工自身业务技术水平。九五期间,公司职工继续教育率达到36%,取得大专以上学历者达478人次,业务技术全员培训率达到国家标准。目前,公司拥有中高级专业技术人才1046名,工人中高、中级技工(师)3300多名,各类研究生在读接近20名;8项技术成果被列为省“九五”水利科技推广成果,3项施工新技术成果通过省科委鉴定,139篇优秀技术论文发表在省部级以上刊物并获表彰,两篇论文被“2000年堆石面板坝国际研讨会”论文集收录,公司还承担着国家《水利水电施工技术手册》土石坝施工篇的主编任务;五年中,公司新购机械设备3.21亿元,目前已拥有了包括一批国际一流水平装备在内的机械设备2000余台套,设备原值达4.34亿元,总功率达到15万千瓦,形成了年可完成土石方2000万立方米、砼50万立方米的生产能力。
三、坚持“依靠”方针,团结和带领职工,不断推进企业两个文明建设
“九五”以来,公司为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进行了大量有益探索,坚持依靠职工办企业,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是公司党政工一班人的工作思路。在改革改制的过程中,公司坚持完善职工代表大会制度,注重发挥职工代表民主参与、民主决策、民主管理的作用;坚持工会在公司党委领导下独立自主工作的原则,发挥好工会组织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坚持在维护企业整体利益的同时,注重代表和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使广大干部职工理解改革,支持改革,进一步提高市场经济意识和改革意识、风险意识,保证了公司各项改革举措的顺利落实。针对水电行业野外施工的特点,公司坚持“一线为主,基层为主”的工作方针,把工会工作的重点放在基层工地一线,大力开展了“建合格、争先进、创模范”的建设“职工之家”活动,为广大干部职工创造了良好的工作、学习、生活和文娱环境,极大地激发了干部职工的生产积极性,也有力地促进了工程建设。
在维护企业整体利益的同时,公司党政工领导把职工的冷暖始终放在心上,以人为本,把改善提高职工的生活水平摆在重要位置,创造了企业发展进步与职工生活不断提高两个大目标相辅相成的双赢局面,公司上下安定团结,职工的凝聚力、向心力进一步增强。“九五”期间,公司建造职工住房74000平方米,使人均居住面积由“八五”末的7.5平方米提高到“九五”末的22.89平方米,保证了职工安居乐业;职工人均年收入由“八五”末的6797元提高到“九五”末的10293元;解决了基地大院职工群众盼望已久的采暖和供水问题,为职工群众提供了生活便利;为职工体检8000多人次,为1100名女职工进行了妇女病普查和体检,为100人次离退休老干部进行了健康检查;建立扶贫帮困基金65.93万元,对289人次进行了困难补助和帮扶;保证了离退休职工工资按时足额发放。
加强职工思想道德教育,抓好精神文明建设。公司从点多、线长、高度分散的行业特点出发,采取“一起抓、双承包、三结合、四同时、五经常”的方法,使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精神文明建设步入了规范化、科学化、程序化的快车道。通过大力实施精神文明建设“六大工程”(支柱工程、形象工程、窗口工程、人才工程、青年文明号工程、温暖工程),职工队伍思想稳定,安心、热爱水电建设事业,实现了企业精神文明建设与物质文明建设紧密结合,为企业经营管理提供了有力的思想保障,促进了企业的改革发展和稳定。到目前为止,公司已有两个省级文明单位(一个单位、一个小区)、两个市级文明单位、四个省系统文明单位、四个区级文明建设单位,文明单位创建率达到95%,在荣获“省先进基层党组织”、“省国有企业好班子”、“省党风廉政建设先进集体”、“省模范职工之家”等十几项荣誉称号之后,1999年公司又荣获“全国创建文明行业先进单位”殊荣。近年来,公司共涌现出文明工地30余个,其中部级两个,省系统3个;涌现出国家级青年文明号两个,省级6个,市级两个;涌现出全国劳模1个,省市级劳模两个,受到全国、省、部和行业系统表彰的先进个人165人次,其中被授予省劳动竞赛先进个人、生产标兵、巾帼能手者46人次。精神文明建设呈现出硕果累累的喜人局面。
2000年12月28日,在陕西省委、省政府的主持下,陕西省水电工程局改制为“陕西省水电工程局(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面对新世纪和“十五”计划的艰巨任务,陕工局集团公司新一届党政工领导班子决心团结带领全体职工发扬成绩,总结经验,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历史机遇,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力行体制、机制和制度创新,求真务实,开拓奋进,努力实现新世纪的新突破,以创建一流企业的崭新业绩,为国家基本建设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二〇〇一年二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