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南铁路东秦岭隧道工地有一位老工人,瘦瘦的个子,花白的头发,干起活来像头牛,他就是中铁一局五处东秦岭公司钉道班班长易荣华,职工们习惯叫他“易老三”。
已过退休年龄的“易老三”仍然在生产第一线默默无闻地奉献着,几十年的钉道工生涯使他对钢轨有着特殊的感情。去年4月18日,为了彻底解决平行导坑出渣难的问题,指挥部决定将无轨运输转换成有轨运输,并命令必须在24小时内将100多米隧道及洞外卸渣场地的双线轨道按要求铺设完毕,同时还要铺上几副道岔,这任务无疑就落在了“易老三”的头上。时间紧、任务重、困难大,“易老三”没有退缩。在公司及项目队领导的支持下,他将全班职工与配合的民工合理安排,一个熟手带几个新手,连续战斗了20多个小时,安全、优质、快速地完成了工序转换任务。
随着隧道的延伸,钢轨的运距越来越远,“易老三”每天都扛着沉重的钢轨穿梭在近3000米的隧道之中。由于围岩极度破碎,垫在道下的渣子经水一泡,全成了泥浆。每天他都是在这稀如面浆的泥土里挖槽、垫道木、铺钢轨。“易老三”的确像头“蛮牛”,干起活来像拼命。副指挥长王兴评价他时说:“‘易老三’在东秦岭撑起了半边天!” ■王学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