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凤兮胡不归

——国企引进人才难的思考

2023年10月14日

近日,记者听闻某国企为招一批急需的人才,竟三降学历要求,但仍少有大学生问津的事后,颇受震动,为何往日人争着涌进的国企,现时这么背时。

招人才难,留人才更难,这是许多国企负责人的感慨。一位国企负责人讲:“1998年以前我们每年招100多人,而去年只招了25人,今年更可怜,只落实了9人。然而就这,年年还有大批的人才辞职,他们大多只在单位干孓一年多。”

究其原因,既有社会大环境的原因,也有国企、大学生自身的原因。

许多国企负责人无奈地说:“现在社会发展太快,由于历史原因,加之许多领导思想守旧,使国企发展老慢半拍,跟不上快节奏的竞争,造成企业效益低,吸引不来人才”。改革开放以来,国家政策不断放宽,鼓励各种模式经济的发展。乡镇企业、合资、独资企业、私人企业如雨后春笋般的发展起来,对国企造成很大的冲击。社会的巨变,改变了人的思想观念,尤其是年青人,他们需要个性的发展,而不是束缚。政策的放宽,竞争的激烈,促使人才的大量流动,而非固定在某一位置,人才需要适合自己发展的环境。而私企、外企正适应了人才的要求。由于社会的发展,使国企失去了往日的优势,人才的缺乏成为必然。

一位不希望孩子进国企的父亲说:“我在国企干了一辈子,深知国企的确能培养人,但人事环境太复杂,不像私企凭实力说话。”的确,现今的国企存在很多问题。如体制僵化,干什么事层层审批,许多新产品等批下来已过了时。加之企业许多领导刚愎自用,搞一言堂,搞裙带关系。如一企业领导让一既无学历又无能力的亲戚搞计算机,说成培养新人,让一名牌大学计算机专业大学生下车间,名曰到基层锻炼。还有在大部分国企论资排辈现象严重,在分房、提拔、使用上论工龄论资历,这些让许多大学生望而却步,从而不愿进国企的大门。

一位应届毕业大学生说:“钱虽不能代表一切,但在现今社会,挣钱的多少正是一个人能力的体现。”的确,随着社会的发展,许多大学生把物质利益摆在首位,这也是无可厚非的,但这却给许多效益低的国企出了个难题。一位大学生说:“我们需要个性的发挥,年青人需要竞争,而这对于大部分国企来说是不能给我们的”。大学生观念的转变,看来对国企难招纳人才形成了不小的影响。

国企大发展,人才要先行。作为国企必需改善内部经营机制,苦练内功,为人才提供一合理、公平的竞争环境,让他们安心工作。作为人才必须看到,国企是我国的经济支柱,它必将会得到大发展。俗话说,栽好梧桐树,才能引来金凤凰。愿我们的国企栽好梧桐树,引来更多的金凤凰在此安家落户。■本报记者 邰荣军 实习记者章琦

上篇:师傅请受徒弟一拜
下篇:没有了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2001/4/2001042403-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01-04/24/303974.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