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何时不再“马拉松”

2023年10月12日

本是体育田径项目的马拉松赛,不知哪年哪月成了某些公检法部门一些办案人员的“拿手好戏”而长演不衰。老工人张万里和他的一系列官司,便是诸多“马拉松”官司中较为典型的一例(见2001年3月20日《陕西工人报》“维权之页”《十三年的抗争》一文)。

如今打官司难,尤其是平民百姓打官司难,已被世人所公认。只要打过官司的人,大都对此深有感触。因此,不少人宁愿“私了”,也不愿走进公检法的大门,那也得能够“私了”才成呀!即使抬着沉重的双腿迈进了“公堂”,也是“逼上梁山”的不得已之举。时间长一些,日子久一点,能有一个公正的结果倒也勉强说的过去。但用无数时间和有限金钱赢来的“马拉松”官司,却是有“结”无“果”的一张不是废纸形同废纸的判决书,就不能不让人由悲到喜,再由喜到哀了。

现在违法案件呈逐年上升趋势,除了诸多因素之外,打官司难是谁也无法否认的原因之一。为维权铤而走险而违法的案例,也不是什么见怪不怪的新鲜事。能像老工人张万里一样的无任何“背景”、“后台”,也得不到“有关领导亲自批示、亲自过问”的普通群众,能够相信法律、依靠法律,十三年来坚韧不拔、耐着性子、锲而不舍地把官司一打到底的毕竟不是全部。张万里老人下一辈子就是万分有理,恐怕再也不愿打官司了,打得起也拖不起呀!

张万里的“马拉松”官司并非特殊个案。如今许多官司拖上个三年五载、十年八年的已司空见惯。办案效率如此之低是谁都难以忍受的,但某些责任在肩的办案人员却能泰然处之。久拖不决让人对打官司望而生畏,贪赃枉法、制造冤假错案更让人不寒而栗,来之不易的胜诉又长期得不到执行也让人望而却步。

现在,不少职工群众遇到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许多问题,不找法院,而找记者,找报社,找电视台,他们不得不求助于媒体助一臂之力。虽说这是百姓的无奈、法制的悲哀,但这毕竟是历史的进步,是民主政治的进步。媒体舆论的监督,正是民主法制社会所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之一。

我们期盼着由40多岁的中年一直打官司到花甲之年的张万里老人能在法律的天平下,尽快公正圆满地了结这段比“马拉松”还要“马拉松”的“万里”诉讼路。

■田建国

上篇:职工反映问题有“门点”了
下篇:必须组建工会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Content/weixinlogo.pn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01-06/11/298314.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