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咸阳市今年在抓中小学危漏房改造中实行“双线责任制”,精心组织,加大资金投入,狠抓对危漏校舍的改造,有效消除了事故隐患,保证了师生安全。
咸阳市目前有近百分之三十的校舍是六七十年代修建的。这些建筑质量低劣,加之年久失修,成为农村中小学安全的最大隐患。据统计,全市有危漏校舍43.9万平方米,占校舍总面积的9.8%。为此,该市首先从教育、安全、建设等市级部门抽调100多名业务人员,对全市各级各类学校校舍进行拉网式排查,采取“谁检查、谁签字、谁负责”的办法,对危房进行安全鉴定,做到横到边,纵到底,不留死角。同时落实分级改造责任,按分级办学、分级管理的要求,各级一把手为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为主要负责人,各县乡村都落实了危漏校舍改造责任。市政府为此专门拨出100万元专项经费,县乡两级政府也足额征收农村教育费,从中拿出40%,用于危漏校舍的改造。泾阳、旬邑、兴平等县市动手快、起步早,已完成了10所学校的改造任务。目前,全市累计投入资金350万元,封停校舍2423间,改造危房4.12万平方米,修缮漏房8.2万平方米。 (李振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