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每年夏季,当您走进镇安两河集市,一公里长的街道两边草帽一摞挨一摞,人们头上戴的、肩上挑的、身上背的、车辆载的全是草帽,赶集的近万人也是为卖草帽、买草帽而来。两河街变成了远近闻名的草帽街。
数百年来,两河一带的群众一直有用麦秸掐辫编制草帽的习惯。现在,两河街所在地的高峰、张家两乡39个村的5000多户人家,男女老少人人都会编草帽。走路、开会、待友攀谈、劳作休息、雪雨在家时间,这里的群众,特别是妇女手上总是不闲地掐着草辫,成为当地一道亮丽的风景。用麦秸编制的手工草帽小而轻、易携带、无异味,透风凉爽、不用洗涤,能遮光遮雨、挡风防尘。因此倍受消费者的青睐。目前两河草帽已远销到河南、湖北、安徽、西安和毗邻的安康、山阳、柞水等几十个县市。
如今,两河草帽已成为当地群众增收的一个“短、平、快”致富项目。每年进入夏季后,两河街就成为草帽交易街,外地客商云集,逢集时一天最多要卖草帽3万多顶。三个月下来,要外销草帽20多万顶,两个乡差不多的群众都可收入100多元。
(毛全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