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大开发战鼓擂响,陕西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作为西部大开发的桥头堡,千年古都西安倍受世人瞩目。世纪之交,被誉为“铁军”的中铁二十局一处挥师西安,在西安绕城高速公路的建设中一路凯歌,蜚声三秦,被誉为陕西省高速公路建设的“领头羊”。
兵贵神速进古城
陕西“十五”重点工程西安绕城高速公路是全省“米”型公路网的重要枢纽。总投资47亿元、全长80.035公里的绕城高速公路的修建,对改善西安交通和投资环境,促进陕西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去年11月23日,中铁二十局一处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力挫群雄,凭借雄厚实力和良好信誉中标绕城高速第六标段施工任务。该段投资1.42亿元,全长1364米,为双向六车道高架桥,桥面宽35米。要在12个月的合同工期内完成预制箱梁550片、钢箱梁加工安装4246吨、立柱302根、盖梁134片、承台134个、钻孔桩536根、砼55492立方米、钢筋5623吨、挖基土方51353立方米的繁重任务,对任何施工队伍都是一个严峻的考验。
中铁二十局局长余文忠,全国劳动模范、一处处长刘代文,党委书记康义初把南绕工程作为创誉西部的形象工程,组成了副处长王作举为项目经理,处副总工程师唐辉为项目总工程师,处副总经济师马振东为副经理,张京锋为党委书记的项目领导班子。他们调集精锐队伍,决心向三秦父老交一份满意的答卷,为二十局一处在西部再树一座丰碑。
进场之初,项目部就确立了“高起点、高质量、高速度、创国优”的指导思想,并提出了在全线17个标段中“争一保二”的奋斗目标。
接到中标书的第七天,西安绕城高速公路项目部正式挂牌办公。项目领导迅速部署,苏州、浙江、河南等工点的设备和施工人员日夜兼程奔至西安,开始了设房、临时征地、施工组织设计、用水用电、试验室建设、复测、放线等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建设单位赞扬说:兵贵神速,二十局兵贵神速!
强将精兵攻难关
正当二十局一处准备甩开膀子大干一场时,困难接踵而至。短短的1.36公里的高架桥就跨越3个县级单位17个行政村,协调难度大;供西安四分之一人口用电量的3条11万伏高压线斜越高架桥,急需抬升;地下管线密布牵涉单位众多;西安市11条地裂缝,六标就遭遇两条;另外还有63座坟墓、3处苗圃待迁。并且工期由原来的18个月压缩到12个月,扣除阴雨天气和冬季不能施工的时间,以及正线施工用地交付延迟,有效工期只有短短8个月,使本来就很短的建设工期显得更加紧张。业主“关死后门”,要求2002年1月31日前主体工程必须完工。
危难之处显身手。面对这只烫手的“山芋”,曾在兰新复线、西康铁路、大渡河特大桥、泰东河特大桥等重点工程建设中攻难克险的王作举成竹在胸。他有信心带领职工在古城创造奇迹。去年12月20日,项目部召开动员大会,要求全体职工紧急行动起来,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投入施工。于是,“大干一百天”的攻坚战打响了。
面对复杂的施工环境和工期的压力,项目部广泛动员,精心组织,在全工地迅速掀起了以进度、质量、安全为主题的“百日大干”劳动竞赛高潮。王作举、唐辉、张京锋、马振东分工合作、兵分几路,积极与设计院、地质勘察局、电管局等相关部门联系,争取主动。为了尽快落实临时用地,他们对居民进行适当补偿,在全线率先征用土地28亩。坟墓搬迁困难,他们通过各种途径寻找主人,为施工积极创造条件。
与此同时,项目部开展了“更新十种观念,增强四种意识”、“实现三步走,人人做贡献”专题教育和“如何干好南绕”的大讨论,使全体参战职工坚定了干好工程的信心。他们规范管理,制订了一整套严格的规章制度,实行早点名、晚汇报制度,大力开展文明工地、文明职工评比。他们倒排工期,下达施工周计划,层层分解任务,责任落实到人,周末检查验收。项目领导靠前指挥,超前谋划,严格管理。技术人员24小时轮流值班,及时处理施工难题。全体职工抢晴天、战雨天,不分昼夜连续拼搏。预制厂实行工作定时定量制,从钢筋的下料、弯曲、绑扎、立模,到打砼、张拉压浆都以时段计,要求每天生产4片砼梁,超额有奖,完不成受罚,极大地调动了职工的积极性,施工生产好戏连台。
1月16日,工地试验室首家通过省质检站和总监办检查验收。3月10日,全线17个标段首片预应力砼箱梁在该部预制成功,建设单位领导亲临现场剪彩。4月份业主对全线17个标段进行综合评比,二十局一处超额完成投资7%。5月2日,第六标段首根立柱灌注成功,外观质量、内在质量得到业主和监理的高度评价。6月份,获得劳动竞赛“优胜单位”。在建设单位主持的上半年劳动竞赛总结表彰大会上,王作举被评为“优秀项目经理”。
荣誉是用心血和汗水换来的。几个月来,从项目领导到作业层职工,都铆足了劲拼命大干,工地上涌现出了一大批先进集体和个人。经理、书记、总工、队长率先垂范,党员、班组长处处带头。王作举长期坚持现场指挥,对工作废寝忘食,常常一天工作十五六个小时以上。他的家距工地仅有2.4公里,可他极少回家。就连大年三十也是在工地上度过。8个多月时间,王作举从未离开施工现场。进入盛夏酷暑时节,职工们头顶炎炎烈日大干,振捣工人经常在高达40多度高温下作业,有时一干就是几个多小时,从而保证了工程的质量和进度。交通部副部长胡希捷,省交通厅厅长乌小健,副厅长曹森,二十局局长余文忠、副局长唐万夫等领导先后到该标段视察工作时,称赞他们浇注的立柱内实外美,光洁如玉,为古城西安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中央电视台《走进西部》摄制组闻讯来到二十局一处工地进行了采访报道。
科技创新铸精品
市场的竞争实际上是人才和科技实力的竞争。中铁二十局一处西安绕城项目部把科技攻关摆在突出的位置,他们成立了以总工程师唐辉为首的科技攻关领导小组和五个QC小组,广泛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方法进行施工,不断优化施工方案,取得显著效果。
第六标段跨越两条地裂缝,但在设计图纸中没有标明地裂缝的准确位置。二十局一处必须找到地裂缝的精确位置,才能进行基础施工。这是制约工程进度的最大难题。为此,项目部召开了多次地裂缝专题会,研究方案,特邀全国地质勘探大师林在骨和地质探测、勘察专家来施工现场指导进行科技攻关。在有关部门的配合下,他们开挖了11个探槽勘察,但仍没结果。他们又采取钻孔微爆人工地震法,采用高科技探测仪精心探测,找到了地裂缝的准确位置和走向,为基础和上部施工打下坚实基础。
工程干得好坏,关键在于方案的选择。南绕项目组朱延奇教授评价说:“二十局施工方案最佳,设备配置最优。”在选择最佳施工方案上,高级工程师王作举、唐辉着实动了一番脑筋。为了在一级皂河地带的复杂地质条件下快速进行桩基施工,他们经过认真分析,将原设计采用30台普通钻机施工改为3台意大利进口旋挖钻机施工,不仅避免了每米钻孔3立方米的淤泥,而且每天成孔达6个以上。在架梁中,他们充分利用现有设备,采取龙门吊架梁,大大地提高了工效。在预制厂建设中,他们按工厂标准设计生产线,钢筋绑扎采取加工制作定型台架,以保证几何尺寸和一次吊装入模,并采取丝杠顶压,防止内模上浮。为了保证混凝土保护层和外观质量,他们采用了组合定型模板,用塑料垫块代替砂浆垫块。砼外观质量倍受观注,他们经过考察和多次试验,选择了新型脱模剂保证了桥墩和桥梁外观光洁度,在提高工程质量的同时,工程进度不断加快。在建设单位多次检查评比中,第六标段一直处于领先水平。
质量创优写辉煌
中铁二十局一处处长刘代文有句名言:质量是企业的生命,质量就是市场。南绕项目部一开始就建立健全了项目部、队、班组三极质量保证网络体系,实行《质量责任卡》制度。在施工中自检、互检、专检相结合,以分项工程为重点,将全桥分成八大质量控制单元,严格执行跟踪检测、复测、抽检制度,落实了质量责任人,制订了严格的奖罚措施,狠抓全员质量意识教育,要求人人都当质检员,形成党政工团齐抓共管、全体职工共同参与的质量管理新格局。
项目部注重质量的源头治理。为了选择合格的砂石原料,他们对周围所有的料场进行了实地考察,选择了10家规模较大、质量稳定的砂石场进行招标,最后有3家中标作为供货商,有效地保证了原材料的质量。
到目前为止,项目部组织有关部门对各工序及成品先后进行了多次抽检,共抽查4278点,制作砼试件393组,压浆16组,分项工程一次合格率100%,优良率98.3%,获得一致好评。精细管理、精工细作、精益求精,筑就了一流的工程质量,陕西省交通厅授予中铁二十局一处“质量信得过单位”称号。
安全生产和文明施工是保证施工生产、树立企业良好形象的前提。自从进场以来,二十局一处就十分重视安全生产,努力建设文明工地。制定印发了安全生产章程,建立了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层层签订安全责任合同。并在显著位置搭设了彩门,设制了大型宣传牌,质量安全警示牌,标示牌和彩旗,主办《建设简报》,营造了良好的生产氛围,大大激发了职工的工作热情。
西安绕城高速公路不断延伸,巨龙一般横卧在古城西安,中铁二十局一处西安绕城项目部的全体同志用智慧和汗水铸造了辉煌,创造了奇迹,千年古都将永远铭记着他们!
霍炜 刘家汉 唐兴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