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工厂,尽管是一个特困企业,濒临破产,但职工子弟非常有志气,在每年的高考中,考得都很好,且不说是重点大学,就是全国名牌大学清华、科大,也有我厂的职工子女。
于是,社会上的朋友常问我,你们工厂那些职工是如何教育子女的,此时,我总是对他们说,其实也很简单,没有什么奥妙的,就是当孩子不好好学习时,家长即对他们说:“你小时不好好学习,长大了就让你到咱们工厂当工人!”小孩听后,即赶快回话道:“妈妈,我一定好好学习,长大了要考大学,决不到咱厂当工人。”这话虽说得直了些,实际许多家长就是这样教育孩子的。
从时下的企业情况看,像我们工厂这样的对子女教育方法,还为数不少。笔者在三秦都市报上看到刊登了一个整版的关于西安纺织城企业状况的情况调查,职工们最大的心愿,就是希望下一代都能走出纺织城,不要再像他们一样生活不下去了。可见情况之严重。
作为一个发展正常的社会,必是枣核型式的,即是高精尖人才和一无所长的人,只能占到枣核两头那种比例,而作为绝大多数人,只能作为工人等这些普通劳动者,也就是社会的“基石”,只有这样,才能维持一个社会的正常运转。如果像现在这样,连工人都不愿子继父业,都想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大学生,甚至研究生,到那时,社会必会形成一个“倒宝塔式”的局面,即使天天都有新发明、新创造问世,可由谁来把这些高科技转化为产品呢?
但工人为什么不愿让自己的子女再当工人呢?这恐怕与当前的工人没有社会地位,其劳动强度大、付出多,而待遇又很低,在平日的生产劳动中,其合法权益得不到保护,企业领导不尊重工人的主人翁地位等,有着直接的关系。因此,笔者觉得,要解决这个问题,作为政府部门,还应拿出点切实可行的举措,真真正正把工人当作企业的主人,在政治上让他们有地位,在经济上让他们得到实惠。这样,情况就会好一些。 ■赵德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