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承诺日益普及的今天,各个单位和部门为了提升信誉、占领市场,都采取了明察暗访的形式对承诺的兑现情况进行了检查。然而一些单位的“明察暗访”活动却让人大惑不解。
“狐假虎威”。打着“明察暗访”的幌子,依然是吃喝玩乐,捎带检查,在你好,我好,他好,大家好的友好和睦气氛中草草收场!再无下文。
“有备而往”。事先打探工作搞得好一些的,然后来个突然袭击,在报刊媒体露露相(真实详尽的事实报道),往往会名利双收,大获全胜!
“真枪虚弹”。通过明察暗访,往往能发现和暴露出一些客观存在以及潜在的问题和不足,对内进行一些象征性的奖罚处理决定,但对外只公布一些无关痛痒的小问题、小毛病,缺乏事后监督和回头望,只捞了个虚名,没有收到成效。
我们的明察暗访的出发点、落脚点和目的,并不在于查出或暴露了什么问题和不足之处,也不在于奖惩力度的大小,更不在于次数和地点的多少,以及被检单位的“面子”问题,而关键在于真实、准确地反映种种主观、客观存在的情况、问题和不足,使我们心中有数,并为我们有的放矢和对症下药提供可靠、宝贵的信息,通过我们改进工作作风、工作方式、整顿市场秩序,将发现的问题、存在的不足以及潜在的隐患得到解决、补救和根除,使明察暗访活动站在维护广大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让我们的客户满意放心和促进我们的事业蒸蒸日上的立场上和高度上,做好各项工作。
但以上三种明察暗访非但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反而败坏了明察暗访的名声,非但促进不了优质服务工作,反而给优质抹了黑,确实应该引起各级领导的重视。
■冀卫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