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劳动服务企业曾在促进就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实行市场经济的今天,其先天的不足和自身存在的弱点逐渐暴露出来——
劳服企业生存好艰难
劳动服务企业是为适应城镇就业和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伴随改革开放建立和发展起来的新型社会劳动组织,在安置返城知青和城镇待业人员就业、组织就业培训和调节吞吐剩余劳动力等方面,发挥了集体经济组织所独有的优势作用。
据了解,我省劳服企业现已形成能容纳20万人就业,年产值收入达到48亿元。但是,随着国企改革和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劳服企业先天不足和自身存在的弱点也逐渐暴露出来,企业户数急剧减少,人数也减到14.4万人,其中还有5万人内部待岗,企业亏损不断增加。同时涉及职工就业、社会保障等职工切身利益的问题也日渐突出,这些新问题亟待引起重视并予以解决。
“母体”改制,劳服企业无人管。作为国有企业或事业单位附属的集体所有制单位的劳服企业,在主管企业改制以后,有些成了“没娘的孩子”。原西安市电信局劳司的汤京梅等33名职工反映,他们是1985年至1997年先后被电信局劳司录用,并经市劳动局批准为集体所有制工人。西安市电信局改制后分立为两个单位,劳司没有划归任何一个单位,有事谁也不管。他们原来的工作场所——公用电话亭,因市容整顿被撤掉,这些工人便无工作、无收入、无生活费、无人管、养老统筹金由个人缴。他们希望有关部门能按政策解决就业问题。
同一单位,全民工、集体工同工不同酬。劳服企业的职工来源比较复杂,在企业经济效益好的时候,全民、集体职工一样对待,一样升工资,享受同样的福利待遇。当企业经济效益下滑时,差别就显现出来了,全民职工仍然是是工资奖金照拿,升工资;而集体职工不给提工资,连福利待遇也受影响。
企业效益差,“三金”全由职工个人缴纳。某电器厂劳司的4名职工多次来报社反映,企业领导不力,经济效益连年下滑,不但不给职工发生活费,就连社会统筹的“三金”应由企业承担的那部分也要职工负担。她们认为这太不合理了,应予以纠正。
劳服企业亏损面较大,一部分职工面临失业。大部分劳服企业是由主管单位投资组建,招用了一批待业青年就业,刚开始效益不错,收入尚可。而现在,由于受资金,人员素质,管理等多方面因素制约,亏损逐年加大,企业面临停产,职工无岗可上,经济利益得不到有力保障。
职工分流难。劳服企业职工年龄普遍偏大,文化程度较低,技术单一,要重新找到岗位实在难。
劳服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不容忽视。除自身要跟上改革的步伐外,也需要各级主管部门的大力扶持,以弥补其先天不足。劳动服务企业也迫切希望政府能出台相关优惠政府,在下岗职工生活费发放、养老统筹缴纳、资金、理顺管理等方面给予以倾斜。好在这些问题已引起了有关方面的重视,最近,省政府已下发通知,要求各地政府及行政主管部门继续做好劳动服务企业管理工作,解决存在的问题。我们相信,只要有一个好的创业环境,劳服企业将会再创辉煌。
■焦晓宁 刘树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