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县拓石镇桥子坪村,是西山海拔最高,自然条件最艰苦的村庄,全村800多户村民分布在两条沟,三座山上。村里通往拓石的唯一通道就是翻越又深又大的“剑沟”,山路极其险峻,一遇阴雨天,经常塌方,村民就无法与外界联系了。国庆节的前夕,我们一行3人沿“剑沟”干涸的河床,翻过4座山峰,9座小桥步行3个多小时于中午到达桥子坪小学。这所学校位于海拔1400多米的一个山头,在册学生有130多人,其中还有30人分布在隔了两条沟的教学点。学校现在有6个教师,都是家住本村的临时代课老师,每月是140元代课费,还不能按时发到手。吃饭是自己做着吃,面、菜还得从几十里外的家里自己背;学校教室是70年代修建的土木结构房。记者采访时正碰上桥子坪村全村老少正和部分老师在热火朝天地为娃娃们修建新学校……校长王继海边往架上递砖边说:“因拆除旧房,教室不够用,所以上课暂时只能轮换上,落下的课利用礼拜天和饭后给学生们补上。”旁边的李选成老师接过话茬说:“这不,等会我还得给沟对面的几个学生补课去。”吃饭的时候,村支书王继堂端着一大碗面边吃边说,咱村条件差,公办老师没人来,这6个老师本身是村上人,除教书管娃外,还要到村民家中给失学的娃娃做工作让复学,实在叫不回来的就定期现场给这些学生补课,地点今儿在坡上,明儿说不定就到地头……
第二天早上,我见到了桥子坪小学的全体代课老师:王继海(校长)、李选成、张红岩、王海峰、赵贤明和王玉得。随后我跟李选成老师去给辍学的孩子补课。翻过一条沟,在山坡上,李选成老师又像往日一样坐在牛群里为娃娃们补课。
采访后记:止记者发稿时得到最新消息,桥子坪小学的新校舍已经落成,学生全部搬进了新教室,县上也给学校派了一名叫武校田的公办老师来充实师资力量,这对于桥子坪村的每一个人来说,都是天大的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