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业在企业管理信息化方面起步较早。据省经贸委有关人士介绍,我国纺织业1979年就开始将计算机运用到企业管理中,如棉纺企业的织机监测和配棉。20多年来,企业管理信息系统、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自动监测、自动控制等具有行业特点的信息技术被越来越多的纺织企业所采用。近年来,随着行业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入,纺织行业对信息化建设的需求迅速增长,企业纷纷实施ERP(企业资源计划)系统,结合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开展电子商务。
尽管已取得了不少经验,但相对于加入WTO后所面临的更加严峻的国际竞争,目前我省纺织行业的管理信息化水平还远远不够,很多企业仍没有意识到管理信息化对企业生存发展的现实意义。对此,省纺织协会一位人士不无忧虑地指出,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的应用已经渗透到企业的产品开发、生产经营、人力资源管理等各个环节,管理信息化已不再辅助的管理工具,而成为管理现代化的基础平台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必要条件;企业必须具有全球战略眼光,正视自身在管理观念、管理技术、管理人才上的差距,加快发展信息化。
另一位业内人士指出,ERP作为一种先进的管理思想,是实现电子商务的基础。但全面实施ERP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企业有良好的基础管理、人才配备和充足的资金支持。事实上,目前我国大多数纺织企业还不具备全面实施ERP的条件,盲目上马反而得不偿失。有些企业为了显示实力,投入几千万甚至上亿元搞自动化建设,结果不堪重负,债台高筑。因此,“总体规划,分步实施,重点突破,务求实效”应成为企业管理信息化的工作方针。可无论怎么说,纺织企业管理信息化建设是不可逆转的大趋势。 本报记者 刘公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