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收费水分太大 人员素质不齐
西安家电维修业亟待规范
家中买的彩电不到2个月时间图像效果就开始变差,不是雪花点太大,就是可收视的频道少得可怜。对着产品说明书阅读再三,就是搞不清岔子出在哪里,在与厂家专设的维修部电话联系多次,一直也没得到准确答复。无奈只好连人带机亲自“求诊”,原来是某部位的焊点不牢。为避免再出故障,厂家同意另换一台。虽说没有花费多少钱,可维修过程的一番折腾,想起让人心烦。
这几年,家用电器大量进入我们的生活,随之而来的一个不能回避的话题就是维修。据记者了解,目前西安市场上的家电维修点主要有三大类:国营维修部,这类家电维修点存在的时间较长,技术力量和人力资源都较为完备;第二大类就是家电生产厂家在各地市所设的维修点,这种维修点一般拥有较强的实力,但其只对品牌机进行售后服务和保修期外的维修;其次就是遍布街巷的个体维修点,这类维修点技术水平往往良莠不齐,有从事多年的老师傅,也有经过各种学习班两三个月短期培训就匆匆上岗的“实习生”。为了摸清西安市家电维修市场的情况,记者近日探访了几个家电维修点。
在唐城家电维修部,记者见到了高级维修师胡师傅,他告诉记者,这里一般对大家电实行上门维修,一般家电修理检查费为20元,换零部件另计。他们一直本着便民、利民的宗旨,收费合理,服务公道。在案板街采访一个体户维修点时,正好碰见一消费者抱了一台电视机前来维修。一位30多岁的男子招呼后开始对电视机进行检查,摆弄了一会儿,抬头说,是电视机线路出了问题,还有一个三极管坏了要换,一共要90元。消费者一听开始还价并做出欲走的样子,维修人员说价格可以商量,最后二人约定30元修好。
相对这些有固定门面的维修点而言,还有一些家电“维修游击队”,他们往往大量地往各小区楼道贴广告,各种承诺非常诱人,而且只公布电话,不公布公司地址。在太乙路某小区居住的一位朋友说,他家的冰箱今年夏天噪音太大,于是按楼道广告叫来家电维修工,那维修工左右检查后,很快就修好了,于是付给了100元修理费。未料到,才二、三天,又出故障,而且还增加了冷藏室不制冷的新毛病,于是再打电话找那维修工,可他就不再露面了。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大的正规的维修点均能告知你故障实情,一些小的维修点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甚至故弄玄虚,纯属坑蒙拐骗、诈人钱财。省消协投诉部的张正佑部长告诉记者,家电维修方面的投诉有逐年降低的趋势,但仍有矛盾:维修时间难以保证,比如说有承诺24小时上门的实则难以兑现;修理质量方面的纠纷;双方对修理标准意见的分歧。他提醒消费者,不要贪图便宜或轻信广告,家电有了故障应到资质比较老,有家电维修从业人员资格证的点去维修,以免产生不必要的麻烦。
(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