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展开的“铁锅会战”到目前实施的“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工程”,西安市职工技协坚持“为国分忧、为企业解困、为职工服务”的宗旨开展活动,为推动科技进步、提高职工技术素质、促进西安市的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西安是全国开展职工技协活动最早的城市之一,早在六十年代初期,西安职工技协活动就以“技术夜市”、“群医会诊”、“申请攻关”和举办各类技术讲座等形式而闻名全国。尤以“铁锅会战”带动了其它日用工业品的生产和发展,为解决西安地区群众生活困难和该市经济复苏做出了贡献,技协工作也得以蓬勃发展。
此后,西安技协广大干部会员坚持发扬“团结协作、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开拓创新”的精神不断取得喜人成绩。八十年代中期,市技协创造发明分会的成立,使该市技协活动层次空前提高,技术开发活动空前活跃。1987年开始,市技协的技术贸易活动走上正轨。近十五年来,共完成技术合同2300余项,实现技术交易额4亿多元。进入九十年代,为适应国企改革需要,市技协适时在全市开展了“我为企业解难题”这项持续多年的群众性技协活动。在近两年全市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工程活动中,各级技协组织担负了实施创新工程的重要工作,发挥了一定作用,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40年来,西安市技协组织发展迅速,目前已拥有10个区、县,9个产业和近400个基层技协组织,技协会员达10余万人,拥有专业技术委员会35个,基层经济实体近200个,技协组织在全市已基本形成网络化。在加强技术开发及参与技术市场方面:共开发出新技术、新产品290项,其中182项获国家级专利,21项获国家级奖励,两项获国际发明奖,有20%的项目转化为生产力。截至目前已完成技术合同认定登记2300余项,实现技术交易额近4亿元,开办各类经济实体近200个。40年中,市技协系统采取多种形式,共培训职工约46万人次。
本报记者 付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