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此“山”分量有多重

2023年10月14日

也然

山西省沁水县端氏镇一夜出名,原因是那里盖了一座据说是豪华的、堪称全县第一的政府办公楼。

新华社的报道说,这个镇新建的办公大楼建筑面积是4200平方米,镇党委、镇政府工作人员不到80人,人均面积50平方米,全县第一;镇政府大院占地10亩,硬件、绿化全县第一;办公室配备正职3间、副职2间,沙发、高级办公桌、电视机、饮水机一应俱全,全县第一;办公楼耗资450万元,也是全县第一。

按说,为更好地为当地老百姓服务,在财力许可的情况下,花适当的钱,改善一下政府的办公条件,也未尝不可,然而,新华社的报道却用了一个叫人震惊的标题:“政府一座楼,百姓一座山”,这就怪了。

原来,端氏镇是一个只有2万农业人口、以农业为主的山区镇,其所在的沁水县也是省上重点扶持的贫困县,端氏镇一年的财政收入还不到130万元,而上级拨给的建楼资金只有20万元,为了筹措建楼资金,镇领导把眼光投向全镇农民。于是,不断增加农民负担,侵占、挪用支农、扶贫、教育专款,想着法子搭车乱收费,向农民“要钱”成了政府的中心工作;于是,老百姓的负担越来越重,日子越过越苦,几年来没有一户人家盖得起新房,许多小伙子娶不起媳妇,许多村民缴不起电费,有的村子的小学校也解散了;于是,干部的作风越来越飘,作法越来越横,入户抬家具,进村拉粮食,干群关系由此而紧张起来了。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当地的一些领导干部还沾沾自喜、到处张扬他们的所谓“政绩工程”。

诚然,在任几年,没有政绩,愧对俸禄,也愧对自己的宝贵年华。如果能从当地的实际情况出发,实实在在、扎扎实实为老百姓办一点“小事”、实事,解决一点最紧迫的具体问题,使老百姓的日子逐步好过起来,自然会得到老百姓拥护,也不失是一种政绩。然而,现在的情况是,我们的一些干部追求的只是能上“台面”、能树“形象”、能捞“好处”的所谓“政绩”,他们热衷于搞工程,醉心于建大厦,既不怕民穷财乏,也不怕怨声载道,更不顾自己的“政绩大厦”是建立在群众不满的“沙地”上的,其急功近利简直到了昏头的地步。这种情况实在可怕。

端氏镇政府在地上盖起了一座大楼,也在老百姓的心中堆起了一座“大山”。这座“山”的分量到底有多重,它在干部与群众之间扩大了的距离到底有多远,我们的“为政者”是不是应该好好思量一番呢?

上篇:2001陕西农业负重前行
下篇:图片新闻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Content/weixinlogo.pn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01-12/28/306376.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