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到西安市中心医院职业病科了解到,今年1至11月份在该院住院治疗的职业病患者寥寥无几,一些病床长期空置。这与我国近年来职业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形成了巨大的反差。据该院职业病科郭宝科主任介绍,形成这种反常现象的原因是职业病患者的医疗费没有保障,多数职业病的治疗是长期的,用人单位不出钱,患者住不起医院;有的老板把病人送进医院就逃之夭夭,患者得不到彻底医治,有时还得医护人员给患者捐献回家的路费和拖欠的医药费。
郭宝科主任介绍,目前职业病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职业病一般都是慢性的,潜伏期较长,只要能及时医治,就可治愈或缓解,而现在职业病患病周期缩短,多表现为急性症状,以矽肺病为例,过去发病在5年以上,现在有的矽肺病患者从发病到死亡仅半年时间;新的职业病出现,随着新材料、新工艺的广泛应用,过去所没有的职业病也出现了;还有的是国家认定的108种职业病中所没有的,比如“电脑综合症”、“空调综合症”等在职业病名录中没有,但郭主任认为从一些患者的发病特点和工作环境来看,应该属职业病。
据了解,自1991年以来的不完全统计,全国有50多万个厂矿存在不同程度的职业危害,实际接触粉尘、毒物和噪声等职业危害的职工有2500万人以上。目前,从接触职业危害人数,职业病患者累计数量、死亡人数到新发现病人数量,我国都居世界首位。粗略估算,近几年我国每年因此造成的经济损失近800亿元。
职业病发病率居高不下,病人得不到及时救治,所造成的危害显而易见。一些职业病患者得不到医治,继续流落社会将形成不稳定因素,这些处于弱势群体的患者贫病交加,其以后的医疗、生活状况都不容乐观,会带来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在一些私民营企业,一旦发现工人患上职业病就将其踢出厂门,空缺的岗位很快就有人补上,如此形成恶性循环。
要减职业病危害,有关专家建议成立专门的职业病防治治疗研究机构,对企业定期进行职业病普查、检查,向企业管理者、劳动者进行岗前有毒有害工种教育。据郭主任讲,以前经常有用人单位请他们去讲课、体检,而现在企业抓了经济效益,这项工作基本处于没有人管的状态。去年某县冶炼厂发生几起铅中毒事件,市中心医院与该厂结成科研协作单位,对全厂职工进行普查发现80%以上的工人尿检超标,但后来该厂的负责人就再也联系不上了。
要从源头上遏制职业病危害,建立工伤保险。从明年5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职业病防治法》,对职业病的预防,用人单位所负的法律责任等作了详尽的规定,将对职业病患者从法律上予以保护,但是要彻底免除职业病患者的医疗费之忧,还应尽快实施工伤保险。为此,即使用人单位推诿,患者也可及时得到医疗保障。
■本报记者 焦晓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