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自由职业者“明天的早餐”在哪里

2023年10月17日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在人才市场、中介市场上出现了大批的自由职业者。这些自由职业者既没有固定工作单位,也没有赖以生存的生产资料。他们的未来到底怎样是一个未知数,正如一位自由职业者所说:“我们今天是吃上了饭,但我们明天的早餐在哪里呢?”

是的,这些自由职业者“明天的早餐”在哪里已成为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缺合同,没保障。《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应与职工签订劳动合同,并建立各种社会保障,使其享受有关的福利待遇。然而,许多用人单位为了眼前利益,却拒绝为职工办理社会保险。应聘者为了保住难得的饭碗,不得不“忍着就业”,否则就要被辞退。如,柳某从某职业学校毕业后,因国家不再包分配,不得不走上自由职业者这条路。由于年轻,加上学的是机械专业,柳某在3年中换了4个企业。这些企业都承诺试用期3个月,结束后,就签订用工合同并办理相应手续。然而每次试用结束,当他要求用人单位履行承诺时,老板们却以种种理由推辞。多找几次,他们就找借口辞退了柳某。有柳某这样遭遇的自由职业者绝不在少数。这些企业利用自由职业者急于找工作的心理,骗取他们在试用期的劳动成果,却不想承担任何义务。

没工龄,少福利。由于自由职业者工作的极度不稳定,工龄便没有准确的依据来计算。翻开他们的履历表可以看到,只有“在某某单位上过班”,或“在哪年哪月毕业”等内容,却没有工龄,而在计算工资时有这么一项内容,即:工龄工资。既然没有工龄,自然也就没有工龄工资,因此,自由职业者也就丢失了本该属于自己的那部分收入。而有的企业在计算工龄时,通常按职工到本单位签订合同之日起计算,至于职工以前在另外单位参加工作的时间,则不计算在工龄之列。如,孙小姐在企业破产后到了一家私营企业工作,试用期过后,单位决定留下她,并许诺每年在其基本工资中增加10元的工龄工资。但领到第一个月工资时,她才发现自己原来工作的时间没有被计入工龄之内,其工龄是从自己到本单位工作起计算的。

另外,有些企业因为观念和管理上的原因,给合同工和正式工的福利待遇也相差甚远。

由此看来,解决自由职业者的“早餐问题”,只凭他们的哀叹和社会的呼吁已无济于事。笔者认为,首先,国家应该制定专门的法律、法规来保障自由职业者的合法权益,只有上升到法律的高度,自由职业者才能得到真正意义上的保护;其次,社会、企业应对自由职业者减少偏见,在用工、福利待遇上严格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执行。只有这样,自由职业者才会有出路,他们“明天的早餐”才会及早解决。

■庄奎太

上篇:没有了
下篇:批评少些“大锅话”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Content/weixinlogo.pn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02-01/17/324736.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