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工伤调查取证六要素帮你忙

2023年10月17日

《企业职工工伤保险试行办法》(劳动发[1996]266号)第十一条规定,劳动行政部门接到企业的工伤报告或职工的工伤保险待遇申请后,应当组织工伤保险经办机构进行调查取证,在7日内作出是否认定为工伤的决定。由此可见,调查取证是工伤认定的关键环节。如何做好调查取证工作呢?作为从事工伤保险工作的实践者,笔者认为,可以“时、地、人、事、因、果”六要素进行具体调查取证。

一、时,即事故发生的时间。在调查取证询问阶段,首先要对时间进行定位,因此必须对时间进行全方位、立体式的调查,以确保对事故发生具体日期和时点的准确判断。其中,有三种情况应高度重视。第一,不在正常工作时间内发生事故,要不厌其烦地进行多方走访调查,了解个中缘由。第二,对濒临上下班时间发生的事故要进行严格“盘查”,谨防出现“擦边球”;第三,把企业公休日与事故发生日和正常休假日作有机的联系加以考证。

二、地,即事故发生的地点。一是要把事故发生地点与受伤职工的本职工作岗位联系起来,对地点不统一的要多查多问,找出原因。二是笔录时对事故发生地点难以表达清楚,需要选择参照物加以辅助说明的,要选择一个单一的永久性的固定物作为参考,不能选择临时性的活动物或多处重名的固定物作参考,工伤事件发生地点要能够经得起时间考验。

三、人,即受伤的当事人。除听取当事人对事故发生经过进行陈述外,还要对当事人受伤的情况进行分析。要了解当事人受伤时所从事的工作是否在其职责范围,如不在其职责范围之内,是受了何人指派,因公外出人员是否在外出的必经路线和规定时间内,对这些情况都需要仔细调查,认真笔录。

四、事,即事故的经过,事故的经过主要是依据现场证人,对证人的调查取证关键在于找直接目击者和第一目击者,查录除当事人以外对事故最了解的证人证言。笔录时还应尽可能详细地记录与事件有关的现场人员基本情况。

五、因,即事故发生的原因。除了听取当事人和现场证人的事发原因分析外,实地查看现场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实地查看时要分析工作环境中客观存在的不安全因素;此外还要对工伤职工身体的既往状况和事发前的就餐情况进行了解,以确定是否有旧伤复发或有喝酒现象,以便对当事人的受伤责任进行划分。

六、果,即事故的结果。用最简练的语言把上述五要素记全,对“果”加以表述清楚就可以了。

上篇:企业改制社会保险别“断线”
下篇:没有了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2002/1/2002011803-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02-01/18/324802.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