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39岁的刘益平通过“公选”、“公示”后,前不久正式走上了澄合局监察处副处长的工作岗位。在澄合局,这次共有5名科级干部经过了公告、公选、审查、考试、答辩、预示、考察、决议、公示、聘任“十关”,经层层选拔后走上了处级领导岗位。
“公选”“公示”是澄合局党委按照中央提出的“扩大民主、完善考核、推进交流、加强监督”的要求,积极推进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步伐。2001年11月5日,澄合局党委出台了《关于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拿出监察处副处长、生产处副处长、销售公司副经理等5个处级干部的职位,通过公开选拔以求优秀的领导人才。公告后,全局有58人报名参与处级干部的公选。经过公选、考试、答辩、预示和德、勤、绩、廉考察后,“公选”出来的拟提拔干部经局党委会、党委扩大会、党政联席会实行“票决制”确定后,还将他们的基本情况通过有关形式、内部新闻媒体向全局公开,并设立监督电话,接受职工群众监督,预示期在5天以上。
“有无数双眼睛在盯着自己”,这是澄合局所有被公示的拟提拔干部的共同感受。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受到广大职工群众的普遍欢迎。澄合矿区职工群众流传着这样的顺口溜:干部选得准不准,交给群众“审一审”;干部用得行不行,交给群众“评一评”。
澄合局通过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公开选拔处级领导干部,使干部队伍素质明显增强,工作充满活力,也使全局生产经营呈现良好态势,1月份运销原煤46.7万吨,创建局以来最高纪录;发电627.64万度,完成计划的362.7%。
1月25日,陕西省委企业工委发文在全省42个国有大中型企业中推广澄合局公开选拔领导干部的基本经验。(陈柏林 秦玉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