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的大中专招聘会上,仍与去年一样:研究生热俏,本科生持平,大专生找工作困难。而更令人没有预料到的是,尽管大中专生找工作相当困难,而技校毕业生却已成为许多用人单位的招聘重点对象,尤其是那些老技工,甚至年薪可达10万元,比研究生还要吃香。
然而,即使在这么高的物质条件诱惑之下,并未唤起城里的学生与家长,让自己或自己的孩子去报考技工学校,仍然要上大学、读研究生。难道他们都没有想过,年年大学都在扩招,以后城市里的大多数孩子都可以上大学,可等大学毕业之后,又该到哪儿去找工作?肯定会有人想过,但他们为什么“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呢?
究其原因,就是与技工在社会上的地位有着极大的关系。不知从何时开始,我国在引进外国先进技术的同时,也把“白领”与“蓝领”这个新名词引了进来。正是这两个名词,把本来都是同一劳动者的人群,划分为“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一个高贵,一个低下,尤其是进入“白领”阶层之后,便成了人上人,而技工么,即使你技艺再高超,拿钱再多,仍不过是个“蓝领”里的普通劳动者,谈不上什么社会地位。这大概就是问题的症结所在。
笔者觉得,若要想让技工热起来,仅仅提高他们的经济待遇是远远不够的,而重要的是要提高他们的社会地位,勿再人为地去划分什么“白领”与“蓝领”了,应该对从事脑力劳动者和体力劳动者一视同仁。
(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