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学生小饭桌在全国各地发展迅速,引起广大市民、尤其是学生家长的密切关注。作为新的服务形式,它的出现解决了不少家庭子女中午吃饭难的问题。但由于小饭桌多以在家庭中经营为主,其经营业主、操作人员的健康状况、饭菜卫生、质量等方面不可避免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
拥挤的小饭桌
近日,记者来到位于西安市莲湖路某小学门前,看见有很多举着“××小饭桌”牌子的人在等候学生放学。记者随其中一个小饭桌来到青年路上,走进一间二室一厅的房子。60多平方米的房间被20多个学生挤满了,业主家的床柜、家俱与就餐时用的桌椅摆在一起。桌上摆着三四盘菜,每人一碗米饭。当问一个上小学四年级的男生在这吃了多长时间、饭菜怎么样时,他说有一个月了,每月200元,味道不如家里的好,也不干净。
家长喜忧参半
10多岁的孩子对小饭桌的认识大多仅至于此。记者对其室内巡视一番,既没有看到相关营业执照,也未见卫生许可证,而对操作者的健康状况更无从知晓。对于小饭桌存在的这种状况,孩子的父母又持什么态度呢?采访中,记者发现,大多数家长的心里是较为矛盾的。一方面孩子学校有的没有食堂,有食堂的饭菜又不合孩子胃口,顿顿去吃馆子也吃不起,小饭桌价格便宜,孩子在一块也热闹;另一方面,对其卫生很担忧。一位40多岁的女士说,她常常向孩子就餐老板索要菜单,他们说没有,问有无健康证,说有可一时找不到,要么就是一张健康证,几个人共用。家长们建议,卫生工商等部门每年应抽出几次对这些家庭小饭桌进行检查,对不符合条件的,应取缔或处罚。而据了解,这些小饭桌从业者多为下岗及退休人员,且绝大多数存在于家庭之中,流动性大、隐蔽性强,这些都为执法检查增加了难度,如何有效管理和规范,还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