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环卫系统的设备设施简陋、环卫车辆陈旧破烂,也是记者进行环卫采访中关注的一个焦点问题。由此而引发的几起惨祸触目惊心,环卫职工们讲起来好像就发生在眼前——
在咸阳秦都区环卫处停车场,一位环卫工人指着停放的15台垃圾车对记者说,这些“破烂货”就有10台是超期“服役”的,只有3台车办了手续,其他车破得多年没审验了。城里的垃圾不拉不行,因而破车还得硬撑着运转。近年来因车况问题酿成重大事故3起,造成职工死亡2人,残1人。记者采访中注意到车库内锈迹斑斑的一台台垃圾车中,有辆东风翻斗车驾驶室顶子也锈透了,车门是用铁丝系牢的。据介绍,一位环卫工的生命就是被它夺去的。事情发生在去年3月12日,一位从农村来的青年环卫工跟这辆破东风车运垃圾时,由于车门被震开人被甩出车外。接着失灵的翻斗车制动中向一侧倒去,将这位可怜的农民工压成了“肉饼”,其状惨不忍睹……
铜川市城内的两个区的15辆垃圾车中,就有9辆是超期“服役”的,不少车已有24至25年的“工龄”。据了解,仅一个区3年内因环卫车车况差而发生撞人、撞车事故4起。有辆垃圾车因刹车失灵,在金锁关附近撞向路边上学的几名小学生,造成死2人、伤1人的惨祸。问到为什么不及时修车的原因时,回答是:一年到头职工的工资也不能按时发,医疗费也欠着,二三十万元的车辆维修费实在拿不出来。
记者采访过的20多个区县,环卫垃圾车破烂穷凑合是一个十分普遍问题,一般超期“服役”的车辆都达50%以上,高的达80%。而洒水车破烂短缺、清扫工具几十年“一贯制”等问题,环卫职工和城市居民也反映强烈。宝鸡市金台区的几名环卫工说,他们负担52条马路、110万平方米的清扫面积,但从来没有购进过先进的清扫设备,扫地车还是从电视上看到的。一台破旧的洒水车1995年报废后一直无钱再买,六七年了都是这样不洒水用竹扫把“干刷”,每天清扫卫生时大街上尘土飞扬,行人受不了,清扫工更是一年到头活受罪。环卫职工盼望的扫地车不但一般地市的县区很难看到,就连西安这样的大都市内也成为“稀客”,不少环卫职工不解地说:“成天喊要实现四个现代化,而我们手里的扫把还是炎黄二帝时代的旧玩艺!”听说汉中市区花36万元买了一台福建产的“龙马”牌清扫车,最近记者采访时一问,才知是赊购于前年的西安展销会上,而且欠人家的25万元货款至今未清。
垃圾收集设施落后,也是我省环卫装备硬件不“硬”的一个突出表现。记者采访中注意到,垃圾斗、垃圾台这些五六十年代的设施,仍是不少城市基本的垃圾收集设备。每逢夏秋两季,“斗”下“台”前群蝇飞舞,臭气熏人,与现代化的城市极不相称。商州市城区的北新街长达3公里,在扩建中没有规划和建设一处垃圾收集设施。近年新拓宽的宝鸡市经二路和咸阳市人民路,都是上亿元的大工程,水电、天然气、通讯电缆设施几乎都建全了,但也没有象样子的垃圾收集站和公厕。宝鸡市曾规划在城区建16个垃圾中转站,但现在只建成3个。渭南市也决定在城区建15个地下垃圾平台,约需30多万元,现在不能动工的最大困难是资金不到位。城市规划与建设中的这一大缺憾,不但给居民生活带来不便,也极大地加重了环卫工的工作量与劳动强度。
“改变设施破烂穷凑合的现状,让环卫设备硬件真正‘硬’起来!”这是全省环卫职工和业内人士的希望与期盼。 本报记者 杨明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