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黄河
李花开放分外香,
小可“周仁”名声扬;
锋芒初露剧坛上,
好个新星在闪光。
这是我最近观看了李小锋演出的秦腔传统戏《周仁回府》后,赠给他的一首赞美诗。
一个剧团没有自己的看家戏不行,同时,一个剧团没有自己的台柱子也不行。李小锋就是陕西省戏曲研究院青年实验剧团的一名响当当硬朗朗的台柱子。
李小锋从小酷爱戏曲艺术,1975年如愿考入陕西临潼县文艺训练班学艺,1980年又入陕西省艺术学校,至1987年毕业。7年的艺校生活,他勤学苦练,孜孜以求,为他后来精湛的艺术造诣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李小锋自迈进陕西省戏曲研究院后,如鱼得水,有了大展才华的广阔天地,在短短的10多年间,先后在《白逼宫》、《打柴劝弟》、《激友》、《盘肠战》、《清水衙门糊涂官》、《西湖遗恨》、《花亭相会》、《状元媒》、《寇准升堂》、《坐宫》、《迟开的玫瑰》、《周仁回府》等大小20多出戏中担任主要角色,塑造了许多性格迥异,生动逼真的舞台艺术形象,深受广大观众欢迎和喜爱。
小锋扮相俊美,唱做文武俱佳。特别是有一付呱呱叫的好嗓子,清脆宏亮,高亢激越,感情充沛。他的唱腔艺术,在继承和发扬秦腔优秀传统的同时,采众家之长,精心琢磨,不断实践,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他每创造一个角色,总是从人物性格出发,以声传情,以情带声,感情真挚,动人心魄,具有入耳动听的阳刚之美,在文武小生演员中确是出类拔萃的。
秦腔传统戏《白逼宫》,是小锋的启蒙戏,也是他的看家戏。剧中一段“欺寡人……”30多句的大板唱腔,一气呵成,感人至深,十分精采。
小锋是个很有心劲、勇于探索的青年人,在艺术的道路上,不畏艰难,总是不懈地迈步向前。传统戏《打柴劝弟》、《四郎探母》就赢得观众的满堂采。
最近,小锋又将秦腔传统戏《周仁回府》由单演《悔路》排为全本演出,一举轰动西安古城,被誉为第八代“活周仁”。
李小锋塑造的周仁,曾受到被赞为第六代“活周仁”的秦腔表演艺术家任哲中的亲手赐教,但他另辟蹊径,独具特色,使这出家喻户晓久演不衰的剧目面貌一新,达到了人物浑身出戏的艺术效果。
小锋在秦腔艺术的征途上,已走过了25年的艰难而又挺胸阔步的历程。他谦虚好学,不断进取,在戏曲艺术上赢得可喜的成就。1994年作为秦腔青年演员的李小锋拜著名京剧艺术家叶少兰为师,并在京举行了个人专场演出,嗣后多次获省内外大奖,2001年陕西省文联授予他“德艺双馨艺术家”荣誉称号。